根据说明会披露信息,此次控制权变更涉及三大收购主体: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海南芯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自然人方东晖,合计需支付21.23亿元收购资金。截至目前,核心资金到位率已超90%,其中中昊芯英与方东晖的收购款项已全额到账,海南芯繁剩余1.19亿元资金将于9月19日完成实缴。
值得关注的是,中昊芯英作为主要收购方,其资金结构中包含账面资金余额7.46亿元、要约收购保证金1.65亿元及待入账股权融资款1.40亿元。财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该公司流动资产达18.21亿元,流动负债4.45亿元,速动比率3.17,显示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历次融资产生的或有负债约17.31亿元,其中最大敞口6.64亿元可能因2026年底前未完成上市或2024-2025年净利润未达2亿元等条件触发。
针对市场质疑的内幕交易问题,天普股份在说明会上明确否认信息泄露。公司自查显示,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在2025年2月14日至8月14日期间存在股票交易行为,但均发生在内幕信息形成前。涉事人员包括时任董事/财务总监配偶、监事配偶及中昊芯英股东李志奇夫妇,交易金额从数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相关人员已出具书面承诺,若被认定违规将返还收益。
原实控人尤建义在说明会上首次公开转让控制权的核心原因:“体力精力有限,难以推动公司转型升级,且子女长期居留海外无意接班。”这位62岁的企业家强调,此次交易旨在引入具备新质生产力背景的实控人,帮助公司突破发展瓶颈。新实控人杨龚轶凡通过中昊芯英与海南芯繁合计持有天普控股50.01%股权,其计划依托公司汽车行业资质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
交易方案显示,此次控制权变更通过“协议转让+增资”两步实施:协议转让环节,中昊芯英受让10.75%股份,方东晖受让8%股份;增资环节,三大收购方向天普控股合计增资15.21亿元。因合计持股超30%,中昊芯英触发全面要约义务,要约价格定为23.98元/股,符合监管要求的定价标准。尤建义表示,交易完成后将继续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确保平稳过渡。
财务数据显示,天普股份近三年扣非净利润维持在0.2亿至0.3亿元区间,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6.08%。但自8月14日筹划重大事项停牌以来,公司股价从26.64元/股飙升至76元/股,实现“11连板”,市值突破102亿元。公司强调,此次收购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已就股份转让价款支付、过户登记及业绩补偿等细节签署补充协议,原实控人尤建义签署了三年业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