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进入震荡调整阶段,而恒生指数却连续多日稳步走高,资金流向出现明显变化。有公募基金人士指出,国内权益市场正呈现资金从A股向H股切换的迹象,某公募旗下10亿元规模的港股主题基金一日售罄便是这一趋势的例证。
9月8日,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基金发布提前结束募集公告。这只于当日开启募集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主要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募集规模上限为10亿元人民币。该基金的快速售罄,折射出当前资金对港股市场的热情依然高涨。
对比7月和8月,恒生指数仅上涨4.18%,同期沪深指数和创业板指表现更为强劲。然而进入9月后,恒生指数走势转强,恒生科技指数更是连续多日上涨,相关ETF产品净值显著提升。有基金经理表示,近期A股市场部分热门板块资金止盈迹象明显,而港股市场经过前期震荡整理,估值风险已充分释放,吸引力逐步增强。
从市场表现来看,A股市场8月底以来的连续上涨后,指数缺乏持续上行动力,板块分化加剧。例如,此前备受追捧的CPO等热门板块,近期资金流出迹象突出,导致个股股价波动明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港股市场前期累积的高估值风险已得到释放,不少权重股估值回落至历史相对低位,具备较强吸引力。
华安基金分析指出,前期港元流动性阶段性收紧对港股表现形成压制。展望未来,随着港元兑美元升值,香港金管局无需继续回笼资金维持联系汇率。9月美联储大概率重启降息,美元、美债或维持震荡,美国资金有望外溢至新兴市场,港股或将承接部分外资回流。
在板块机会方面,多家公募基金认为,恒生科技与消费板块或迎来机遇。以阿里巴巴为例,其股价创下近4年来新高,持续加码AI领域布局,不断释放技术研发进展与商业化落地计划。清晰的AI叙事不仅增强了市场对科技板块的信心,也吸引了风险偏好较高的资金入场。
国投证券在近期报告中指出,以创业板指数为“锚点”,从60日滚动收益率差值来看,历史上创业板指和恒生科技存在明确交替轮动关系。当创业板指涨幅领先恒生科技20个百分点时,多数意味着恒生科技相对收益将迎来补涨。这一数据暗示,同样具有“机构重仓”和“反杠铃策略”属性的恒生科技,在创业板指大幅领涨的背景下有望迎来补涨。
华夏基金进一步分析,一旦美联储再度开启降息周期,或对港股科技板块形成实质性提振。降息带来的市场流动性宽松,将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向风险偏好更高的资产,港股等新兴市场有望承接外溢的海外流动性。外资偏好代表中国新经济动力的科技互联网板块,港股科技板块目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且囊括了中国AI核心资产,吸引力或不断提升。
消费板块方面,南方新兴消费增长基金经理郑诗韵认为,潮玩、美护、黄金珠宝等新消费企业凭借产品创新展现出稀缺的高成长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她表示,下半年将更加关注企业自身的应对以及效果,外部波动带来的出口走向以及国内政策的延续性,都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思考,目前仍维持“多看少动”的思路,更着重于新消费股票阿尔法机会的挖掘。
国泰海通证券则指出,新消费是经济转型、人口迭代之下的产业结构性红利,体现为渠道裂变、品类创新及新市场开拓驱动个股业绩释放。借鉴日本历史,居民消费由大众化向个性化、理性化转变的趋势是支撑新消费行情的宏观逻辑。港股新消费含量更高、成长性较A股更明显,中长期消费理念迭代与人口结构变迁催化下,潮玩、美护、宠物等仍有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