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行业进入高速扩张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突破1.8亿千瓦,直接投资规模达2500亿元,形成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导、多技术路线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方案特别强调构建“新能源+储能”联合报价机制,推动具备独立计量条件的新型储能项目以法人主体身份参与电能量市场,为储能商业化运营开辟新路径。
全球储能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稳居世界第一。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达226GWh,同比增长97%,其中前九大供应商均为中国企业,国内企业全球市场份额超过90%。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预测,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突破1亿千瓦,2030年前全球市场将保持30%-40%的年复合增长率,行业总产值有望在2030年突破3万亿元。
海外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行业扩张的核心动力。据证券时报报道,2025年以来,国内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激增,部分企业出现“加价也排不了单”的供不应求局面。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刺激了海外储能需求,某企业负责人透露,其海外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倍,工厂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100%。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全球70%以上的锂电池在中国生产,多项储能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资本市场对储能板块的关注度持续升温。A股市场27只储能概念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杉杉股份以10.8倍的增速领跑,其人造石墨材料出货量稳居行业首位,超长寿命储能负极产品将于下半年规模化量产。机构预测显示,16只业绩增长股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有望持续超20%,骆驼股份、德业股份、比亚迪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估值优势显著。资金流向方面,9月以来11只储能概念股获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先导智能以34.39亿元的融资规模位居榜首。
比亚迪成为机构预测上涨空间最大的标的,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36.48%的上行空间。长江证券分析指出,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转型中表现突出,腾势、仰望、方程豹等高端车型矩阵完善,海外渠道布局加速。随着下半年销售旺季到来,规模效应提升与高端化放量将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德业股份、金盘科技等个股同样获得机构高度关注,其储能产品技术迭代与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行业盛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2025世界储能大会将于9月16日在福建宁德开幕,以“储能新纪元 零碳启未来”为主题,聚焦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宁德已形成完整的储能产业链集群,大会期间将发布多项行业标准,并设立试点项目展示区,推动储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