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俄能源合作再传佳音——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的法律约束性备忘录。这一跨国能源动脉的建设,标志着中俄天然气合作进入全新阶段。
根据协议,现有“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年输气量将从380亿立方米提升至440亿立方米,远东线管道的年输气量也将从100亿立方米增至120亿立方米。其中,“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自2019年底启动对华供气,已于2024年12月1日达到合同约定的最大供应量;远东线项目则计划通过俄罗斯境内“萨哈林—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管道延伸至中国,其长期购销合同已于2022年2月签署,预计2027年1月正式供气。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设计目标更为宏大。俄气代表考夫曼透露,该管道全线贯通后,对华年供气规模有望达到1060亿立方米。这一数字与2021年俄罗斯经管道向欧盟输送的1400亿立方米天然气量相当,显示中国市场在俄气全球战略中的分量已接近特别军事行动前的欧盟市场。
尽管供气规模与欧盟市场接近,但专家指出,中俄天然气合同的价格可能低于当前欧盟市场水平。不过,合同的长周期特性为俄气提供了稳定的货币化保障,有助于其天然气储备的长期价值实现。
目前,中俄天然气合作已形成“双线并进”格局:一条是已稳定运行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另一条是筹备中的远东线管道。随着“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推进,中俄能源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为两国经济合作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