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放话:要起诉罗永浩!预制菜争议再掀餐饮业风波

   时间:2025-09-12 00:38:50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餐饮行业因“预制菜”争议再掀波澜。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公开表示,将针对罗永浩此前关于“西贝菜品多为预制菜”的言论提起诉讼,同时宣布旗下餐厅计划推出“罗永浩菜单”。这一回应迅速将预制菜话题推上舆论风口。

事件源于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微博。他直指西贝部分菜品存在预制化现象,并质疑其价格合理性:“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此言论引发网友热议,部分消费者表示支持,认为餐厅应明确标注菜品加工方式。

针对质疑,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情绪激动。他强调西贝严格遵循国家对预制菜的定义,称“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而且100%不是预制菜”。他还表示,罗永浩的言论“挺伤我们的”,并透露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品牌声誉。

罗永浩随后连续发布多条微博反击。他以罐头类食品为例,质疑预制菜的合理性:“即使它真的卫生,也非常荒唐,正规厂商生产的罐头最卫生,你想去饭馆吃罐头吗?”他还调侃西贝的“现做”宣传,称“牛大骨现煮,莜面现搓,塑料袋现剪,微波炉现打,准备好的话术现读”,暗指其加工流程存在矛盾。

这并非西贝首次因预制菜问题陷入争议。近年来,随着餐饮工业化进程加速,预制菜因标准化程度高、出餐效率快,逐渐成为行业主流选择之一。然而,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存在分歧,部分人认为其影响菜品新鲜度与健康性,尤其对高价餐厅使用预制菜的现象表示不满。西贝此前就因定价策略被贴上“性价比低”的标签,此次争议进一步放大了公众对其产品模式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需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特征,以工业化预加工为核心,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且不包括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等主食类。这一规定为行业划定了标准,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仍停留在“非现制”的模糊印象中。罗永浩的言论之所以引发共鸣,正是击中了这一心理:消费者不愿为预加工食品支付现炒菜的价格。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