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视频生成赛道迎来一则重磅消息:国内知名企业「爱诗科技」宣布完成总额超6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达晨财智、深创投、北京市AI基金、湖南电广、巨人网络及Antler等机构跟投,创下国内视频生成领域单笔融资规模新高。
在行业整体处于爆发期的背景下,爱诗科技凭借其产品矩阵的快速扩张,成为赛道焦点。旗下AI视频创作平台PixVerse全球用户量已突破1亿,较四个月前的6000万实现翻倍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通过订阅模式实现的收入已覆盖运营成本,展现出商业化潜力。同期披露的财报显示,快手旗下可灵AI在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超2.5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4.8%,印证了市场对视频生成技术的强劲需求。
时间回溯至2023年初,行业曾因Sora模型的横空出世陷入悲观情绪。当时多数投资人认为,视频模型短期内难以实现正向投资回报率(ROI),初创企业将重蹈语言模型赛道被大厂收割的覆辙。爱诗科技创始人王长虎坦言,作为2023年4月成立的新锐公司,团队既非"天才少年"创业派,也缺乏大厂资源背书,在非共识领域起步时面临诸多质疑。
面对行业质疑,爱诗科技选择"聚焦主线"的战略。从自研模型到产品化落地,团队始终将视频生成作为核心方向。在C端产品布局上,海外版PixVerse与国内"拍我AI"形成互补,通过"提示词封装"技术将复杂制作流程简化为"一键生成",大幅降低用户创作门槛。2025年8月推出的PixVerse V5模型,在生成速度、视觉质量、指令响应等维度实现突破,配合上线的"Agent创作助手",使零基础用户也能通过模板库快速产出视频内容。
在用户增长策略上,爱诗科技展现出独特的运营智慧。王长虎透露,过去半年用户规模激增的背后,并非依赖烧钱营销,而是通过产品力驱动的自然增长。例如2024年11月推出的"毒液变身"特效模板,凭借强传播性为平台带来超百亿次曝光。这种"以特效破圈"的策略,与后续用户自发创作的"衣柜变装"等UGC模板形成联动,构建起活跃的内容生态。
技术路线选择上,爱诗科技采取"精准Scaling"策略。区别于行业普遍的参数规模竞赛,团队更注重在有限资源下实现模型效率最大化。通过"分布匹配蒸馏"技术,将视频生成速度从分钟级压缩至秒级;引入特征自约束损失机制,有效提升画质稳定性。这种精细化迭代策略,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团队发现10秒以内的单镜头视频占据主流传播场景,因此将资源集中投入速度、质量与指令响应优化。
回顾创业历程,王长虎坦言存在战略遗憾。由于早期融资节奏偏保守,公司未能更早训练出对标Sora的模型。但他同时强调,非共识创业窗口期为团队创造了独特优势:"没有行业FOMO情绪干扰,使我们能保持估值与能力的匹配,发展节奏更稳健。"这种战略定力在2024年下半年得到验证——当海内外大厂集中入局时,PixVerse已积累千万级用户并实现盈利,新发布的V5模型更在独立测评平台Artificial Analysis的测试中登顶图生视频榜单。
当前视频生成赛道正呈现差异化竞争态势。除爱诗科技聚焦大众创作市场外,Vivix Group Limited等企业选择AI成人内容等垂直领域,Sand AI则通过自回归路线实现视频无限扩展。这种多元化发展印证了王长虎的判断:"AI技术将催生全新交互方式,就像短视频孕育出抖音一样,必然出现新的国民级产品。"在他看来,当视频生成实现准实时响应时,用户将获得"观看即创作"的颠覆性体验。
数据显示,目前95%的潜在视频创作者需求尚未被满足。爱诗科技将自身定位为"视频生成界的Canva",通过提供海量模板降低创作门槛。这种定位在产品数据中得到验证——用户自发创作的UGC模板中,不乏百万级浏览量的爆款内容。公司当前核心指标聚焦用户增长、留存率及社区活跃度,这些维度将成为决定未来竞争格局的关键要素。
风投机构BVP在2025年AI报告中指出,视频生成领域将在未来一年内形成稳定竞争格局。在这场资源与效率的双重博弈中,能够平衡成本控制与用户规模扩张的企业,将更有可能占据行业制高点。爱诗科技通过精准定位与高效运营,正在书写属于创业者的逆袭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