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跨国企业深耕中国:以长期主义共绘双向投资新画卷​

   时间:2025-09-10 09:08:25 来源:金台资讯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近日在福建厦门拉开帷幕。作为全球投资领域的重要平台,本届投洽会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参与。在洽谈会上,多家企业负责人分享了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经验与发展愿景,展现了开放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互动。

总部位于英国的赫力昂公司,其前身为葛兰素史克消费保健品业务部,现已成为全球消费健康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副总裁傅悦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健康消费市场之一。深耕中国市场四十余载,赫力昂旗下芬必得、善存、钙尔奇等品牌深受消费者青睐。2024年,公司中国区业务实现销售额与利润双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近期完成的对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的收购,标志着公司在中国市场进入新阶段。通过强化供应链运营与产品创新,赫力昂将进一步提升药品可及性,更好服务中国消费者。

傅悦特别提到,中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政策透明度和监管可持续性的提升,增强了企业长期投资的信心。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创新中心,覆盖消费者研究、产品创新、数字化应用等多个领域;苏州研发中心则拥有制剂开发、分析测试等先进实验室,成为全球三大研发中心之一。7月22日,赫力昂增资扩产项目在苏州落地,未来将把更多全球资源向中国倾斜,推动健康产品与服务覆盖更广泛人群。

德国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汪润怡指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更是创新活力的源泉。扎根中国四十余年,采埃孚已建成50多家工厂和5家研发中心,近五年投资近35亿欧元。公司通过生产、研发、采购的全面本地化,实现了全球技术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在乘用车领域,中国客户新订单占比逐年上升;商用车和工业技术领域,大部分新订单来自中国。汪润怡强调,跨国企业与中国民营企业的协作优势显著,例如在动力电池、电驱动等环节,双方合作显著缩短了研发周期。

研发本地化是采埃孚的核心战略之一。过去五年,公司在研发领域投入超150亿元,依托中国团队开发了线控转向、800伏电驱动等前沿产品。目前,产品线本地化率已接近100%,未来两年将实现供应链最大程度本地化,以降低成本、提升灵活性。汪润怡表示,公司将继续助推中国汽车产业链绿色转型,与合作伙伴共建技术互补、市场共享的长期关系。

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总裁穆彦魁透露,作为全球领先的农业综合型企业,公司在中国已建成80多个生产基地和180多家工厂,年加工量近5000万吨。近年来,益海嘉里营收占母公司丰益国际的一半以上,且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中国投资约1000亿元,2018年以来的累计投资额超过此前三十年的两倍。

穆彦魁重点介绍了公司的创新模式。2009年成立的上海研发中心,已累计投资数十亿元,开发出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将稻壳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年替代标煤约1800万吨。公司推广的中央厨房园区模式,通过共享原料采购、物流配送等资源,提升了产业链效率。目前,全国已建成7个中央厨房生产基地。面对中国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公司正加大功能性健康食品研发,结合“食药同源”理念,推出针对特定人群的健康产品。穆彦魁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品牌和研发优势,与更多中国企业深化合作,共同开拓全球大健康产业机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