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十五五"规划下,如何跳出"内卷"怪圈,以价值竞争引领产业新未来?

   时间:2025-09-10 09:09:52 来源:新浪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培育一个产业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但非理性竞争可能在短时间内摧毁整个行业,这种风险我们绝不能忽视。”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李乐成针对行业治理问题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他特别指出,当前一些领域存在的“内卷式竞争”已对产业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所谓非理性竞争,主要表现为企业通过极端降价、过度补贴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这种“内卷”现象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尤为突出,虽然相关部门已采取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其潜在危害仍不容小觑。特别是在各地紧锣密鼓编制“十五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整治非理性竞争已从短期治理任务上升为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创新生态的系统性工程。

市场经济进入新阶段后,无序扩张和恶性竞争的负面影响愈发显著。以某头部外卖平台为例,今年二季度开始的“低价战”导致行业利润率急剧下滑。该平台最新财报显示,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89%,公司明确将利润下滑归因于“非理性竞争影响”。这种竞争模式不仅损害企业自身利益,更可能危及行业可持续发展。

价格战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企业被迫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流量战和人力消耗战,持续投入却难以抽身。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创新研发和服务质量提升的资金被挤压,甚至可能影响员工薪酬和就业岗位。当波及供应链时,整个行业都可能面临“失能”风险,进而引发系统性危机。

更严峻的是,非理性竞争一旦启动就难以快速止损。尽管没有企业愿意持续“烧钱”,但身处竞争漩涡中的企业往往陷入“囚徒困境”——谁先停止补贴谁就可能失去市场。为此,相关部门已在多个行业约谈企业,要求严守法律底线,杜绝不正当竞争。近期快递业的价格调整,正是行业响应“反内卷”号召的体现,长期低价循环终需通过提价、降本等方式恢复平衡。

然而,单纯依靠涨价并不能根治“内卷”问题。从行业长远发展看,涨价只是将矛盾暂时转移,而非真正解决。根本出路在于企业要跳出“价格战”思维,转向差异化、高品质的竞争策略。这要求企业将资源更多投向技术研发、服务升级和品牌建设,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

地方在制定产业规划时也应避免盲目跟风和重复布局,需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差异化定位,推动形成互补协同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创新激励措施,为市场主体划定清晰的发展赛道,引导行业走上良性竞争轨道。整治非理性竞争不仅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更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