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一碗粉的进化论:地域风味如何撬动千亿市场,解码米粉产业增长新动能

   时间:2025-09-08 22:19:04 来源: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清晨的街头,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粉唤醒城市;深夜的便利店,自热米粉成为加班族的温暖慰藉。作为扎根中国餐桌数千年的传统美食,米粉正经历一场从味觉到产业的全方位升级,逐步蜕变为消费市场中的超级品类。这场变革背后,是消费需求与产业供给的深度共振,推动着米粉从地方小吃走向全球美食舞台。

年轻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成为推动米粉创新的核心动力。调研显示,超过85%的消费者每周至少食用一次米粉,其中女性与85后、95后上班族构成主力消费群体。在口味偏好上,酸辣风味以74%的占比成为绝对主流,柳州螺蛳粉、贵州酸汤粉、云南过桥米线等地域特色品类持续破圈。不同代际的消费者展现出鲜明差异:90后钟情Q弹劲道的粗圆粉,95后偏爱柔韧的细圆粉,00后则对“糯叽叽”口感表现出浓厚兴趣。配菜选择中,豆制品稳居榜首,而男性消费者对肉类的偏好明显高于女性。

产业端的升级同样迅猛。智能温控、冻干锁鲜等技术的突破,使米粉摆脱地域限制,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头部企业通过“国潮联名”“米粉出海”等策略,推动产品从地方美食升级为文化符号。柳州螺蛳粉出口货值自2018年以来增长超百倍,全球“嗦粉”热潮兴起。与此同时,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的完善,为产业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以微念集团为例,其通过“B2C+B2B”双轨模式,既打造超级IP占领消费者心智,又通过子公司为餐饮门店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构建起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社交媒体的数据印证了米粉的流行度。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主流平台上关于米粉的讨论声量突破3000万次,螺蛳粉持续领跑热度榜,桂林米粉与生烫米线成为增速最快的黑马品类。市场竞争格局逐渐清晰:预包装速食领域,臭宝以11.6%的份额占据线上渠道首位,李子柒则以17.7%的市占率领跑线下;餐饮门店方面,五谷渔粉、柳螺香等品牌凭借标准化运营实现千店规模。尽管过去一年新开门店超8万家,但净减少4611家,市场进入优胜劣汰阶段。

消费场景的拓展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夜宵、工作加餐与居家正餐构成三大核心场景,米粉既可作为高压环境下的“能量补给站”,也能在追剧、独居时提供“心理慰藉”。基于口味与功能价值,市场可细分为五大消费群体:追求极致口感的“重口辣愈系”、注重品质的“精明尝鲜客”、强调效率的“速享智选派”、偏爱传统的“国潮怀旧党”以及健康导向的“轻食原味家”。其中,前三大群体构成主力消费人群,后两类则为品牌提供新的增长方向。

政策支持与行业变革为米粉产业注入双重动力。国家层面推动食品工业化、产业链延伸与技术创新,地方政策如湖南常德的全产业链扶持体系,带动企业注册量逐年攀升。需求侧,超五成消费者计划提升购买频次,四成愿提高单次消费金额。企业需从供应链端发力,通过原料集约化、生产标准化与数字智能化提升效率,同时紧扣消费者对口味创新与健康化的期待,推动产品品质升级。

文化赋能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变量。超七成消费者认同米粉的文化价值,对“米粉+文旅”融合、节庆活动等形式表现出高度期待。以微念为代表的企业,正通过标准合规、专职事业部建设与全渠道网络拓展,加速米粉的全球化布局。从街头小吃到文化符号,从地方特产到全球美食,这碗米粉的进化史,正书写着中国消费产业创新与传承的新篇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