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西藏边坝县,一座山间垃圾场成了不速之客的"聚餐地"。三四十只体型庞大的藏马熊在此聚集,翻找着人类丢弃的"美味"。这一罕见场景被一位目击者用手机记录下来——他坐在车内紧握方向盘,目不转睛地观察了半小时,这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人类的存在毫无畏惧,在垃圾堆中大快朵颐。
这些被称为西藏棕熊的"大块头"实为珍稀物种,成年个体体长近两米,体重可达四百斤。它们本应是独居的冬眠动物,秋季需大量进食野果储备脂肪。然而如今却集体出现在垃圾场,专家指出,方便面等高热量食品的强烈气味对它们具有致命吸引力。牧民搬迁后遗留的食物垃圾,加上家畜扩张挤占栖息地,迫使这些原本高冷的野兽不得不适应"新食谱"。
别被它们圆润的外表迷惑,成年藏马熊的掌击可致野狼毙命,奔跑时速达56公里,攻击性极强。野生动物专家特别提醒:遇到时切勿转身逃跑或装死,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距离缓慢后退。这些建议背后,是近年来多起人熊冲突的惨痛教训。
为应对这一现象,当地已采取多项措施:安装带刺防护栏、试验电围栏系统、推广防熊工具包。但这些技术手段背后,折射出生态保护与人类发展的深层矛盾。正如专家强调,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必须守住人类生命安全的红线。
目前边坝县林业部门已启动专项调查,计划通过科学手段引导熊群回归自然栖息地。这场"熊出没"事件再次警示:当野生动物开始依赖人类垃圾生存时,意味着生态平衡已亮起红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记住这条保命法则至关重要——野外遭遇"熊邻居",安全撤离永远是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