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2.1万到8621亿!任正非3大心法,揭秘华为崛起密码,你悟透了吗?

   时间:2025-09-08 15:16:33 来源:老方说老方说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商业领域,华为与联想常被置于同一维度进行比较,这背后有着诸多缘由。华为由任正非创立,联想则由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共同打造,两家公司诞生时间相近,且都带有浓厚的技术基因。任正非本身就是技术专家,而柳传志的创业团队也来自科研领域。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二者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也收获了各有差异的成就。

1983年,任正非转业到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工作。1987年,他携手几位合伙人,凑齐21000元人民币,开启了华为的创业征程。同一时期,1984年,柳传志等人凭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的20万元,创办了联想公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21000元并非小数目,毕竟当时“万元户”就是富裕的象征,而20万元更是普通百姓难以企及的财富。

历经多年发展,华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4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8621亿元人民币,从最初的21000元起步,实现如此巨大的增长,无疑堪称商业奇迹。华为并非上市公司,创业初期也无法像如今一些创业公司那样获得高额估值,但其营收含金量极高,是一个具备确定性、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实体。倘若华为上市,必将成为价值投资者追捧的对象。然而,华为并无上市计划,它是一家完全由内部员工持股的企业,持股员工多达十几万人。

华为从白手起家,在无背景、无技术、无资本的情况下,取得如此辉煌成就,背后究竟有何秘诀?深入研究发现,任正非有三大“心法”值得借鉴,若能领悟其中精髓,对从事任何生意都大有裨益。

其一,“以客户为中心”是一种坚定的价值观。有人曾询问华为成功的核心秘诀,在众多要点中,“以客户为中心”被首先提及。以什么为中心,反映的是理念、道路和方向的选择,这是价值观层面的关键问题,容不得半点虚假,它决定着企业的立场。为何要以客户为中心,而非以老板、股东或员工为中心?原因在于,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根基,若客户不购买产品或服务,企业便难以维系。因此,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创造价值。

其二,“以奋斗者为本”本质上也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需要有人深入了解、把握并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商业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企业的价值通过产品、技术和服务来体现,而这些都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奋斗。因此,愿意且能够奋斗的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谓管理,本质上一方面要确保每个员工的贡献大于成本,另一方面要促进员工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共赢。衡量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是通过员工取得成果。然而,人性中存在好逸恶劳的倾向,如何让员工乐于奋斗?关键在于不让奋斗者吃亏。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虽能创造物质文明,但也需要物质文明来巩固,这正是华为员工愿意奋斗的原因。

其三,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和自我批判。奋斗对于创业者和创业公司而言,初期并非难事,难的是在创业成功后仍能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许多公司失败,往往源于成功后的惰怠和骄傲,老板自我膨胀,团队自满自大,对用户和合作伙伴态度傲慢,自我要求降低,不再具备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实际上就是熵增现象,如同黑洞,会吞噬一切。愿意奋斗的年轻人不少,但愿意奋斗的中老年人相对较少,像任正非这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更是罕见。奋斗不仅体现在工作上的尽心尽力,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自我批判。在AI时代,思想层面的自我革新比身体层面的努力更为关键。“吾日三省吾身”,人要与时俱进、适者生存,就需要不断改变自己。但随着经历和经验的积累,人的头脑容易僵化,变得固执己见,即便犯错也拒不承认,这样的人发展前景有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