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海关最新统计,2025年7月上海市进出口总值达3972.4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706.8亿元创年内单月新高,同比增长8.5%,延续了全年各月出口正增长的态势。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上海外贸通过科技创新与市场多元化战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上海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7月机电产品出口额达1124.5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工业机器人、高端机床出口增速分别达103.5%和63.4%,锂电池出口增长75.7%。前七个月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高端机床、锂电池出口累计增速分别达17%、35.9%和1.3%。以XREAL公司为例,这家全球消费级AR眼镜龙头企业将总部落户上海后,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突破70万台,在北美、欧洲、日韩等主要市场占有率均位居首位,其中北美市场占有率达43.9%,欧洲市场达39.4%。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口持续领跑。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今年以来锂离子电池组出口量同比增长超50倍,得益于上海海关优化锂电池包装检验流程,企业出口效率显著提升。整车出口领域,上海美寰贸易有限公司业务覆盖70余个国家和地区,上半年进出口额超20亿元,同比增长翻倍,其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速更达430%。公司负责人表示,国产新能源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带动全产业链出口增长。
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显著。7月上海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达1587.8亿元,同比增长13.8%,占全市外贸总值近四成。对东盟、中东、非洲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2.3%、44.3%和55.5%。欧坚集团国际物流事业部中东项目主管赵闻介绍,该集团为中沙合作飞机坞项目提供门到门物流服务,成功将基建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中国产品运抵沙特市场。目前沙特对新能源、基建材料等领域需求旺盛,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期举办的2025年印度尼西亚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上,上海展团组织30余家企业集体参展,实现低空经济、特种车辆、新能源汽车三大板块协同出海。国广顺能公司首发的N70能源移动仓凭借离网供电、快速部署等优势,3天内获得50余组客户意向;上汽集团等15家企业与东盟客商建立深度合作;嘉定汽车基地与印尼产业新城签署协议,计划共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中心。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展会有效推动中国制造集群式出海,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探索新模式。
市场多元化战略持续深化。今年11月,"中国好品"暨"丝路电商"MCN大会将在沙特吉达举办,上海企业将针对当地智能生活、礼品食品、美容等消费需求,进一步拓展中东市场。数据显示,上海外贸企业正加速布局新兴市场,通过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环境中开辟新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