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度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悉数公布,保险资金的最新投资布局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重仓持有的股票数量攀升至734只,总持股量达到927.43亿股,环比增幅为11.86亿股;持仓总市值更是突破了1.57万亿元大关,环比增长1276.85亿元。若不计入中国人寿集团对其子公司的持股,险资在其他股票上的实际持仓市值亦高达7756.35亿元,显示出其在资本市场中的配置力度不断加强。
从调仓动向来看,二季度险资明显加大了对银行、电信服务、交通运输等板块的投资,同时对石油石化板块进行了减持。具体个股方面,中国人寿对中国电信、中信银行的加仓均超过2亿股,信泰人寿对华菱钢铁的增持也颇为可观;而中国石化则遭遇了中国人寿超过1亿股的减持。
银行股依然是险资投资的重中之重。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重仓持有的银行股市值超过4376亿元,占险资实际持仓市值的比例超过六成。其中,“平安系”对平安银行的持仓市值尤为突出,超过1357亿元。多家保险公司还新晋成为杭州银行、中国银行、苏农银行、苏州银行等4家银行的前十大股东。
分析人士指出,险资的持仓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型”特征:一端是高股息、低波动的防御性资产,如银行和公用事业股;另一端则是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成长型资产,主要集中于通信、电力设备等领域。这种结构既满足了险资对稳定现金流的需求,又为其捕捉经济转型带来的红利提供了广阔空间,充分体现了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在收益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精妙平衡。
在国家推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保险资金进一步加大了对权益资产的布局力度,继续在市场中发挥着“稳定器”的关键作用。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到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其中,股票资产的配置力度持续加大,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余额为3.07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7.57%,环比增长8.92%。
二季度险资重仓股的行业配置策略既彰显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又与经济周期相契合。剔除中国人寿集团对中国人寿的持股后,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三大行业占据了险资持仓市值的前三甲。其中,银行股市值占比超过56%,显示出险资持股的相对集中。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人寿频繁举牌银行股H股,年内已三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和招商银行H股,累计持股比例均达到15%。在A股市场,截至二季度末,平安人寿还持有邮储银行1.93亿股,持仓市值达10.57亿元。这一配置逻辑既源于银行股的高股息特性,也与银保协同的战略考量密切相关。
公用事业板块成为险资二季度配置的亮点,多只电力股进入险资重仓名单,期末持仓市值超过400亿元。其中,平安人寿持有长江电力9.88亿股,持仓市值高达297.81亿元;中国人寿持有京能电力7.31亿股,持仓市值达32.82亿元。环保和电力行业整体处于上升期,符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需求。
除了传统重仓领域,险资对电信服务、硬件设备、电气设备等行业的持仓市值也均超过200亿元。二季度,险资在A股市场的调仓换股动作频繁,新进259只个股,加仓237只个股,同时减持154只个股。银行板块继续成为险资调仓的重点方向,多家城商行也获得险资青睐。险资还加大了对电信服务、交通运输、基建、钢铁等领域的布局力度。
在增持的同时,险资也对部分行业进行了适度减持。其中,石油石化板块调整较为明显,中国人寿减持中国石化1.17亿股。业内人士指出,这可能反映出险资对能源价格波动及部分交运企业盈利预期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