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马斯克痛斥中国工程师:窃密700万投奔死对头OpenAI?

   时间:2025-09-03 21:40:46 来源:云上乌托邦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科技界再次掀起波澜,不过这次的主角并非芯片巨头英伟达,而是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AI公司遭遇了内部背叛。

据报道,美国科技巨擘马斯克,近期将一位年仅30多岁的中国工程师推上了被告席。事件的起因令人震惊,这位工程师不仅在公司内部套现了高达700万美元,还涉嫌窃取AI核心机密,并转身投入了马斯克竞争对手的怀抱。

这位被起诉的工程师名叫李雪晨,拥有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自2024年初加入马斯克的xAI公司后,迅速成为Grok聊天机器人开发核心团队的一员。该团队虽然人数不多,仅约20人,却掌握着xAI最核心的技术资产。

诉讼文件揭示了这起技术盗窃事件的精密策划过程。7月下旬,李雪晨分两次出售手中xAI股票,成功套现700万美元。而在第二笔款项到账的当天,xAI内部系统监测到其账户存在大量核心文件被复制转移的可疑操作。

为了掩盖行踪,李雪晨采取了反侦察手段,对文件进行重命名压缩,并删除了浏览器历史记录和系统日志。然而,三天后,他提交了辞呈,此时他早已与OpenAI确定了入职时间。

甚至在离职时,李雪晨还签署了文件,承诺已删除所有公司机密副本。然而,这一切不过是精心策划的“背叛”。8月11日,xAI安全团队在例行日志审查中发现了数据外泄的迹象,并迅速向李雪晨发函,要求其归还并删除所有相关信息。

在双方律师在场的场合下,李雪晨承认了窃取公司文件的事实,并签署了书面文件。然而,取证专家在后续调查显示,他的设备中仍有未披露的被盗资料。这种行为在行业中极为罕见,引发了广泛关注。

xAI在起诉书中将被盗技术形容为“比ChatGPT更先进的AI技术”。这些商业机密一旦流入OpenAI,将为其节省数十亿美元的研发成本,缩短数年研究时间。从技术层面来看,被盗内容直击Grok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其采用的融合状态空间模型与混合专家的混合架构。

这种架构使得Grok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能够以更低的资源消耗、更快的速度给出更准确的结果。这些技术优势若被OpenAI整合到ChatGPT中,无疑将改写生成式AI的市场格局。

尽管OpenAI未被列为被告,但此案无疑加剧了马斯克与OpenAI之间的紧张关系。马斯克作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此前已多次起诉该公司背离初心。此次诉讼前一周,xAI还指控OpenAI与苹果公司在AI聊天机器人市场形成垄断。

李雪晨计划入职OpenAI的时间点恰好在其完成数据窃取之后,这种微妙的时间衔接让xAI怀疑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技术转移。目前这起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引发了人们对科技机密安全性的深思。

这起案件对于中国AI行业而言,是一记警钟。虽然中国在AI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直在努力完善,但企业在国际技术合作中的合规意识仍有待加强。清华大学沈阳教授提出的“AI时代选择即创新”理念,强调了技术人员在职业流动中坚守知识产权底线的重要性。

在全球AI竞赛日益激烈的当下,技术流动必须在创新激励与法律约束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这样,中国AI企业和人才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稳健前行,避免陷入法律纠纷的困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