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保险公司整体表现稳健,尽管各家公司的业务发展态势各异,但营收普遍实现增长。根据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太保(601601.SH)、中国人寿(601628.SH)和新华保险(601336.SH)的半年报数据,新华保险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
在财险方面,由于车险费用优化等因素,上市保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普遍下降,业务质量和盈利水平有所提升。寿险领域,分红险转型初见成效,银保渠道的增长表现尤为亮眼。
具体而言,中国平安以5000.76亿元的营收规模继续领跑行业,但同比增速仅为1%。中国人保营收规模达到3240.14亿元,同比增速超过10%;新华保险虽然营收规模较小,约为700亿元,但同比增速高达26%。
从利润角度来看,除中国平安外,其余四家保险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实现不同幅度的增长。新华保险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均超过33%。然而,中国平安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8%,扣非净利润也小幅下滑0.9%。公司解释称,这是由于资本市场波动及合并平安好医生带来的一次性会计影响。
在内含价值方面,上述保险公司均实现了增长。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的增长速度较快,分别较年初增长8.20%和8.10%。东吴证券分析认为,新业务价值创造的显著增长以及营运经验和投资回报的差异是内含价值增速提升的主要原因。
在新业务价值方面,各家公司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人保寿险,在可比口径下新业务价值增长超过70%。银保渠道在推动渠道转型和降本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新业务价值的贡献。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中国人保和中国太保的增幅分别为107.7%和155.97%。
分红险转型也是上半年的一大亮点。各家公司纷纷推动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的销售,以降低刚性负债成本并缓解长期利差损压力。中国平安分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0.94%,占寿险及健康险总规模的12.79%。中国人寿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超过50%,成为新单保费的重要支撑。新华保险分红险新单期缴保费同比增长显著,占新单期缴比重的10.8%。
上半年,上市保险公司新单保费增速普遍好于上年同期。新华保险同比增长100.5%,大幅领先同业。银保渠道在新单保费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平安银保渠道首年保费占比从2024年同期的12.74%提升至24.38%,首年保费规模同比增长77.6%。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同比增长45.7%,新单保费同比增长111.1%。
车险业务方面,综合成本率普遍同比改善,这主要得益于深化“报行合一”和加强费用管控。平安车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人保车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太保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在非车险方面,各家公司表现不一。平安非车险综合成本率同比有所优化,其中健康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6.1个百分点。人保非车险业务盈利能力逐步改善,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太保产险非车险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但剔除个人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影响后,非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