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股半年报揭晓:硬科技与消费复苏,谁是未来增长新引擎?

   时间:2025-09-03 15:59:46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2025年上半年的结束,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纷纷交出了它们的期中成绩单。这份涵盖众多企业的业绩报告,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国经济的活力与挑战。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29日,沪深北三市共有481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报。这些公司的整体营收达到了26.78万亿元,同比增长0.27%;净利润总额为1.87万亿元,同比增长2.85%。这一数据表明,尽管面临全球经济复苏分化与国内产业升级的双重压力,A股上市公司仍实现了稳定增长。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上市公司的经济贡献度持续增强。这4815家公司的总营收占同期全国GDP的40.54%,显示出上市公司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盈利面方面,已发布中报的上市公司中,盈利公司占比达到77%,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公司占比约53%。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了企业经营质量的稳步提升。

从各板块表现来看,上证主板、深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均有显著回升。这标志着A股市场整体盈利能力的增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信心。

在行业层面,硬科技与新质生产力成为上半年最耀眼的明星。半导体行业净利润增长率高达64.48%,AI行业更是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净利润增长率达到819.06%。这些行业的优异表现,不仅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更反映了市场对高科技产品的强烈需求。同时,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速也推动了技术硬件行业的高增长。

另一方面,周期行业则呈现出供需重构下的分化特征。上游行业中的材料行业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仍面临压力;能源行业则因国际油价震荡与国内新能源替代加速的双重影响,营收和净利润均维持低位波动。相比之下,中游板块则迎来了结构性复苏,特别是运输业的复苏态势明显。

然而,并非所有行业都迎来了春天。房地产行业仍处于转型阵痛期,销售端虽有边际改善,但存量债务化解与资产重估仍对盈利构成压力。软件与服务行业也在从“规模扩张”向“盈利优化”转型的过程中挣扎,而传统食品饮料行业则继续承压。

从个体表现来看,依靠主业驱动、研发赋能的企业成为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力军。例如,航天南湖因积极研发低空探测系统和设备,成功中标多个项目,推动业绩大幅增长。同洲电子则受益于算力需求的激增,高功率电源业务快速发展,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在研发方面,A股上市公司整体投入持续加大。2025年上半年,已发布中报的4815家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达5768.11亿元。其中,科创板整体研发强度仍处高位,半导体、AI、机器人、创新药、高端医疗设备等行业的研发费用增速排名前列。

除了业绩增长外,A股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意识也在增强。上半年,分红总额达到1.59万亿元,分红家数与盈利家数一致。其中,各大银行、传统消费龙头等公司延续“大方分红”传统,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吸引力。

退市机制的持续优化也为市场“提质”提供了保障。上半年已有24家公司退市,这一数字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退市公司数。这标志着“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生态正在加速形成,进一步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与投资价值。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