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显著的上涨行情,让众多投资者喜笑颜开。无论是直接投资A股还是选择基金作为投资工具,不少投资者都在这波行情中斩获颇丰。特别是基金投资,被许多投资者视为“躺赢”的选择。据统计,若持有微盘或北证的公募基金,收益率轻松达到50%并非难事;而科创50和创业板50等指数基金,也能带来约30%的回报;即便是相对稳健的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基金,也能实现15%左右的收益。
根据金石杂谈对东方财富数据的统计,在16790只公募基金中,仅有737只基金录得了负收益,这意味着超过95%的基金都取得了正收益。若将目光聚焦于权益基金(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这一比例同样高达95.5%。在wind统计的7890只权益基金中,仅有356只基金收益为负。
然而,在主动权益基金领域,也存在一些表现不佳的基金。金石杂谈筛选出了表现最差的八只基金,它们分别是民生加银优选、天冶量化核心精选、鑫元消费甄选、中信建投智享生活等。这些基金的跌幅从4.2%到近9%不等。其中,民生加银优选的基金经理为刘俊,他自2025年4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重仓了包括锂电龙头和消费股在内的多只股票。然而,由于这些重仓股自五六月开始持续调整,导致基金净值下跌。
天冶量化核心精选的基金经理李申,自2015年10月加入天治基金以来,历任多个职位,但业绩惨淡。该基金三年亏损40%,五年亏损55%,规模已逼近清盘边缘。鑫元消费甄选的基金经理姚启璠,虽然7月份才开始管理该基金,但前两任基金经理均因亏损近30%而选择离职。该基金目前规模同样只有800万,三年亏损27%。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躲牛市的基金中,除了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问题外,还有一些优秀基金经理因市场变化而面临困境。国联安基金经理徐俊在中期报告中向投资人致歉,因其管理的国联安德胜红利上半年录得负收益。徐俊表示,过去的投资框架一直是回避市场高度认同的板块,重点配置市场低认同板块。但今年这一策略失效,导致基金业绩不佳。同样,公募圈泰斗级人物徐彦也在2025年上半年录得了负收益。他直言,目前大部分股票都是高估的,无法突破个人的价值体系去建仓,因此选择不操作。然而,这一决策也让投资者错过了这波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