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创50指数样本即将进行定期调整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悉,被誉为A股“新股王”的寒武纪,可能会面临相关基金的被动减持。
科创50指数的编制方案明确规定,单个样本的权重不得超过10%,且前五大样本的权重总和不能超过40%。然而,随着寒武纪股价的持续飙升,其在科创50指数中的权重也在不断攀升。截至9月2日,寒武纪的权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5.42%,远远超出了规定的上限。
根据科创50指数的调整规则,样本的调整将在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进行。因此,此次的调整实施日定为9月15日。目前,跟踪科创50指数的产品规模已达1890.30亿元。若要将寒武纪的权重降低至10%,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相关产品需要卖出约100亿元的寒武纪股票。
不过,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普通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短期的市场波动。指数基金的核心价值在于长期跟踪指数的收益,而非短期的调仓操作所带来的局部波动。因此,尽管寒武纪的权重将被调整,但投资者应保持理性,不必过分关注短期的股价变化。
回顾寒武纪的股价走势,其在今年内实现了强势上涨,不仅超越了众多A股蓝筹股,更是在8月底成为了科创50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股。与此同时,中芯国际等其他权重股的权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前五大样本的权重总和已经超过了40%的规定上限。
目前,市场上共有72只产品跟踪科创50指数,总规模达到了1890.30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只ETF分别达到了787.95亿元和739.05亿元。这些产品在调整实施日到来之前,将不得不根据科创50指数的编制方案进行相应的调仓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调仓操作可能会对寒武纪的股价产生一定的短期影响,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因为调仓操作是基于指数的编制规则进行的,而非基于市场的短期变化。因此,投资者应更加关注调整后指数的行业分布和业绩韧性,以理性看待市场的短期变化。
不同基金公司在调仓时机的选择上可能存在细微差异。有些公司可能会提前进行小批量的减持操作,以避免集中卖出时对股价造成冲击。而有些公司则可能会根据对股价走势的判断,在调整窗口内灵活调整卖出时机。但无论如何,这些操作都不会偏离指数的编制规则太远,以免造成过大的跟踪误差。
对于此次科创50指数样本的调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将有助于推动科创50指数内部的资金再平衡。除了寒武纪之外,其他超配的权重股也可能面临调整。而相关资金可能会转向权重不足的成分股,从而带动整个科创50指数的资金流动和配置优化。
尽管科创50指数样本的调整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市场波动,但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关注长期收益。同时,相关基金公司和投资者也应根据指数的编制规则和市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投资策略和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