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钟薛高创始人针对曾经的“雪糕火烧不化”事件作出了回应,直言若产品偷工减料,早就会在火烤之下化为乌有。然而,这番言论并未平息舆论风波,反而伴随着企业宣布破产的消息,引发了更多细节的曝光。
想当年,钟薛高以一支售价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横空出世,迅速成为朋友圈的炫耀新宠。日本柠檬柚、天然粉钻可可等高端原料,搭配上国风设计,让钟薛高成功跻身雪糕界的“爱马仕”。然而,好景不长,这支曾经的“社交货币”如今却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雪糕刺客”。
短短几年间,消费者对钟薛高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追捧的高端定位,如今却成了消费者口中的笑柄。面对“火烧不化”的质疑,创始人林盛用“干物质多等于真材实料”来解释,这一说法非但未能平息争议,反而引发了更多嘲讽。消费者花钱买的是美味体验,而非化学知识,当昂贵的雪糕吃出了口香糖般的胶质感,再华丽的营销也显得苍白无力。
回想起2022年夏天那场关于钟薛高是否融化的讨论,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有网友将钟薛高放在31度的室温下观察一小时,发现它只是变软而未融化;更有甚者用打火机直接烤,结果表面烤焦了依然保持固态。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关于雪糕添加剂过多的广泛讨论。
面对舆论风波,钟薛高官方虽然甩出了一堆检测报告证明合规,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在大家眼中,传统雪糕遇热会融化成汤,而钟薛高却像中了“定身法”,这种反常现象让人难以接受。创始人林盛的比喻“鞭炮在一米外炸和手心里炸不一样”更是引来了消费者的反讽:我们买的是雪糕,不是鞭炮!
如今,钟薛高已经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曾经的高端雪糕创始人林盛也现身直播间卖起了红薯和粽子。面对镜头,他承认工资都发不出来,并表示“欠债还钱不丢人”。虽然这种直面债务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拉回了些好感,但无法掩盖的是企业失败的事实。钟薛高的破产不仅让员工们陷入困境,也让整个行业开始反思定价良知和营销套路。
在超市冷饮区,钟薛高的瓦片雪糕已经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平价雪糕。超市阿姨直言:“今年压根没进货,买的人问的人都少了。”线上渠道同样惨淡,天猫店仅剩三种基础口味,微信小程序也直接关门大吉。钟薛高的失败不仅让自己失去了市场,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当产品价值撑不起价格泡沫时,再炫的营销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