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媒体上关于“纸质火车票即将成为历史”的讨论热度飙升,特别是“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
据报道,有消息称铁路部门计划从10月1日起停止发放纸质火车票。然而,当向12306客服热线求证时,人工客服表示尚未接到官方关于停售纸质火车票的正式通知。这一说法与网络上流传的信息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不过,12306的人工智能客服则给出了另一番解释。据其介绍,自10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而是全面推广电子发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9月30日之前的过渡期内,旅客仍然可以申请领取纸质车票作为报销凭证。这一说明为众多需要报销的旅客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时间。
回顾历史,我国火车票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变革。1997年,软纸电子票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铁路售票系统进入了计算机化时代。随后,在2007年,磁卡票的出现以及自助验票闸机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实现了自助刷票进站。
而铁路电子客票的试点则始于2018年11月的海南环岛高铁,并在短短两年内迅速推广至内地高铁和城际铁路,实现了全覆盖。这一变革不仅简化了购票流程,还提高了乘车效率,受到了广大旅客的欢迎。
实际上,早在去年9月底,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以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就已经联合发布公告,宣布自当年11月1日起,铁路客运将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公告鼓励购买方在收到电子发票后,按照相关要求实现对电子发票的全流程无纸化处理,以推动铁路客运的数字化转型。
公告还明确指出,在2025年9月30日之前,旅客取得的铁路车票(纸质报销凭证)仍然可以作为报销入账的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铁路车票(纸质报销凭证)与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不可重复开具,以避免重复报销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