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梯行业的领军者之一,通力电梯,近期在深圳宣布了一项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投资规划。据悉,通力电梯将在深圳设立其南方总部、研发基地以及智慧物流与装配中心,并着重布局电梯更新改造和数字化维保两大战略领域。
从A股上市公司最近发布的半年报中不难看出,电梯行业今年上半年普遍遭遇收入下滑。行业领头羊上海机电(SZ600835)和广日股份(SH600894)的营收分别同比下降了6.41%和3.05%,归母净利润也同样遭遇下滑。而更多电梯企业的营收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两位数。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产电梯品牌开始将目光投向新的增长点——城市更新改造带来的电梯更换和加装需求,以及庞大的电梯维保服务市场。与通力电梯相似,这些国产电梯企业也在积极寻求转型,以期在这一新领域中找到突破口。
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无疑给A股电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12家电梯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0家企业的营收出现下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上海机电和广日股份这两家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尽管如此,国产电梯品牌并未放弃追赶。近年来,国产品牌在新梯订单量上逐年攀升,至2023年已成功超越外资品牌,年度新梯订单占比突破50%。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电梯制造力量的崛起和国产品牌竞争力的显著增强。数字化与智能化成为国产品牌缩短与外资品牌差距的关键。
多家电梯企业正在加大智能化、数字化领域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例如,康力电梯建立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梯云服务平台,实现了人脸识别、电动车识别等功能,提升了电梯的智能化水平。广日股份则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数字化业务以及数字化建设等措施,实现了综合毛利率和净利润的增长。
面对新梯市场需求萎缩的现状,更新改造和维保服务成为了电梯行业的新赛道。中国电梯市场的巨大容量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沪宁股份(SZ300669)2025年半年报介绍,全国电梯保有量已突破1200万台,其中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数量逾100万台,且这一数字将持续攀升。
政策方面也对电梯更新改造给予了支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将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对老旧电梯进行更新。这一政策无疑为电梯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力电梯、奥的斯、迅达等国际巨头纷纷看好这一市场,并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在宣布重大投资计划后,通力电梯的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包嘉峰表示,未来通力电梯将主要聚焦维保市场和电梯更新改造两大方向。他强调,深圳拥有先进的科技和充足的人才资源,通力希望在此学习先进解决方案,并结合电梯行业特点,推动数字化维保与电梯更新改造业务的落地。
随着电梯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那些能够率先完成战略调整、业务转型的企业,无疑将在新一轮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国产电梯品牌能否在这一新赛道中扳回一局,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