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公募FOF规模连续三年下滑后,2025年强势反弹,机构与个人资金涌入

   时间:2025-09-01 23:32:04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经历连续三年的规模下滑后,公募FOF(基金中的基金)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了显著反弹。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FOF规模较年初增长了24.42%,这一增长率标志着FOF业务终于扭转了此前的颓势。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FOF市场的募资情况尤为亮眼。据统计,上半年FOF募资规模合计达到了337.14亿份,这一数字不仅远超2024年全年的123.67亿份,也超过了2023年的218.62亿份。这一积极的变化,无疑为FOF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从产品类型来看,偏债混合型FOF、债券型FOF以及养老目标日期FOF成为了上半年FOF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偏债混合型FOF的规模从年初的266亿元增长至上半年末的510亿元,增幅高达91.99%;债券型FOF的规模也实现了从51亿元到162亿元的飞跃,增幅达到了2.20倍;而养老目标日期FOF的规模则小幅增长至241亿元,增幅为6.21%。

机构资金及个人养老金的流入,是推动FOF市场回暖的关键因素。在低利率环境、政策红利以及FOF业绩向好的多重因素作用下,这些资金纷纷涌入FOF市场。例如,今年3月和8月,均有FOF产品实现了“一日结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FOF产品的强烈需求。

政策层面,多项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举措也为FOF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包括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等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长期资金的配置空间,并鼓励其增配波动容忍度更高的权益资产,包括FOF。

FOF市场的业绩表现也是吸引资金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年前成立的477只FOF中,2025年以来实现正回报的有476只,回报率超过8%的有223只,超过10%的有157只。如此优异的业绩表现,无疑为FOF市场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从管理人角度来看,截至上半年末,成立了FOF产品的公募持牌机构共计82家。其中,富达基金(中国)作为外资独资公募持牌机构,在2025年1月成立了其第一只FOF产品,标志着外资机构正式进军中国FOF市场。这一举动不仅为FOF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也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竞争和发展。

在资产配置方面,FOF对债券基金的增配尤为显著。数据显示,二季度末FOF重仓债券基金的规模合计达到了429.13亿元,占比51.37%,环比提升4.61个百分点。其中,短债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债基成为了FOF增配的重点对象。

相比之下,FOF对权益基金的持仓则有所下降。包括被动股票型、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及偏债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权益基金,其持仓占比均有所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FOF管理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风险的谨慎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FOF市场在上半年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但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FOF管理人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市场的不断发展,FOF市场有望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FOF产品将变得更加重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