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度上市房企中期业绩公布的尾声,房地产行业的深刻转型期特征愈发显著。许多企业仍面临规模缩减和盈利压力,然而,部分领先房企凭借坚定的战略导向,成为了行业企稳回升的重要标杆。中国金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地产开发全链条的精细管理和内部高效组织运营,在行业洗牌中表现抢眼,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重增长,同时保持了财务的稳健性。
根据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金茂的整体收入达到251.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毛利也相应增长至40.59亿元人民币,增幅同样为14%。公司所有者的应占利润约为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8%。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高达340.65亿元人民币,且“三道红线”指标均处于“绿档”。
中国金茂的这份财报不仅展现了其财务的韧性,更透露出公司适应行业新趋势的策略和智慧。中国金茂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已经探索出一套适应行业新发展逻辑的运营模式。
展望未来,中国金茂制定了清晰的“阶梯式发展”战略,旨在2025至2027年间实现稳健发展,2028至2030年间追求卓越,并最终实现“全面焕新中国金茂”的长期目标,成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行业典范。中国金茂董事会主席陶天海在业绩会上详细阐述了这一愿景。
在物业开发业务方面,作为中国金茂的业绩支柱,上半年在房地产市场规模收缩、购房信心待提振的背景下,中国金茂逆势上扬,实现销售金额5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并首次跻身行业前十,排名跃升至第九位。盈利能力方面,土地及物业开发收入约为200.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毛利率也提升了1个百分点,达到12%。
销售与毛利率的双重提升,得益于“金玉满堂”产品线的不断升级,提高了市场认可度和产品溢价能力。同时,项目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金茂推出的“6-10-12-24”高效运营标准已在2025年上半年深入实施,明确了项目开发的关键节点时间要求,推动了项目开盘、回正、结算等关键周期的全面提速。
例如,北京金茂·璞逸丰宜项目在拿地后仅3个月即完成首开,热销18亿元人民币;成都东城金茂晓棠、长沙湘江金茂府、重庆金茂璞印金开项目在拿地6个月内实现了经营性现金流回正。中国金茂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今年公司新项目平均开盘周期达到4.8个月,开盘去化率平均达到81%,股东现金流回正周期平均为8.9个月,经营性现金流回正周期达到11.4个月。
尽管已取得显著成效,中国金茂并未止步,今年提出了更高的运营目标,计划将经营性现金流回正周期缩短至10个月,以加速资金周转,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改善经营质量,为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稳健型房企的代表,中国金茂在提升项目开发运营效率方面的实践,不仅构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其他房企提供了宝贵经验。高效周转驱动现金稳健,既是房企稳固经营基础的关键,也是提升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内部管理方面,中国金茂通过精益管理和成本管控优化,实现了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的全面下降。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降幅分别达15%、5%和4%,为10.9亿元的所有者应占利润提供了坚实的成本保障。销售费用管控尤为突出,专项行动削减了非必要开支。组织变革方面,中国金茂简化了管理层级,将开发板块调整为“总部-地区公司”两级架构,经营单元从43个整合至20个,提高了决策和执行效率。
财务费用的优化体现了中国金茂在融资管理上的精细化。作为“绿档”房企,中国金茂凭借良好的信用评级,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合理控制融资成本。上半年内外新增融资的平均成本仅为2.7%,较2024年底下降了69个基点。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利息开支总额约为32.5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8%,这也间接增加了企业利润留存,实质性扩大了利润空间。
中国金茂在报告期内展现的“增收更增利”表现,是其“向管理要效率、向效率要利润”战略的积极成果,既稳固了经营基础,也探索出了一条从“活下来”到“活得好”,甚至“活出彩”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