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市场半年度报告的陆续公布,超硬材料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也逐渐明朗。在全球经济波动以及下游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双重影响下,今年上半年,超硬材料的市场需求量遭遇了下滑。
观察中兵红箭、国机精工、四方达、力量钻石等在该领域有显著业务布局的企业,可以发现超过八成企业的净利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数据清晰地反映了行业当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业绩分化成为超硬材料行业上半年的关键词。以金刚石为主要产品的超硬材料,在工业领域被誉为“工业牙齿”,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工业等多个关键领域。然而,2025年上半年,12家已公布半年报的超硬材料上市企业中,仅有博云新材和三超新材两家企业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其余10家企业如惠丰钻石、力量钻石等均出现了净利润的大幅下滑。
具体来看,中兵红箭旗下的中南钻石,其超硬材料业务涵盖了人造金刚石、培育钻石、立方氮化硼等产品。今年上半年,该业务的营收为8.1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37.35%,与去年同期的10.08亿元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国机精工在磨料磨具业务上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上半年营收4.9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力量钻石和惠丰钻石的业绩同样惨淡。力量钻石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43%,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82.52%。惠丰钻石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分别同比下滑了28.99%和244.93%。现金流方面,12家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显示出行业在经营活动中普遍面临资金压力。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河南工业大学高新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栗正新表示,产能过剩是主要原因之一。他指出,超硬材料的一半产品应用于与房地产业相关的领域,如大理石、花岗岩的加工等,然而一些企业仍在继续扩张产能,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近年来,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多家超硬材料企业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进军培育钻石领域。然而,今年上半年,培育钻石业务同样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力量钻石的培育钻石业务营收同比下降了25.87%,毛利率更是大幅下滑78.23%。惠丰钻石和四方达的培育钻石或相关业务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尽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部分企业通过布局金刚石的功能性开发,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博云新材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航空、航天和民用工业等领域的产品布局。力量钻石、沃尔德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金刚石在半导体衬底、热沉器件等领域的应用。
然而,栗正新也指出,尽管金刚石在热管理系统、电子和量子器件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受制于成本高昂,尚未能在市场上大规模应用。他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升级,金刚石的工业化应用产品价格有望逐渐下降,从而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