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近日迎来了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成功完成了首例“先供后报”模式下的保税液化天然气(LNG)加注作业。此次作业历时仅12小时,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在提升作业效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一创新模式由宁波海关推出,旨在优化国际航行船舶的LNG加注流程。在传统模式下,企业需先报关再供货,而“先供后报”模式则允许企业在完成供船后再向海关申报通关。这一变革使得国际航行船舶在靠泊后即可直接进行LNG加注,显著提高了作业时效性。
8月30日,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中海油的“海洋石油302”轮为集装箱船“MSC NERANO”轮加注了约9000立方米的LNG,标志着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首次采用“先供后报”模式完成了保税LNG国际航行船舶加注作业。这一成功实践不仅验证了新模式的可行性,也为后续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海油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陈邦奎表示,“先供后报”模式使得企业能够根据国际航行船舶的实际停靠情况和加注需求灵活调整供应量和供应时间。这不仅提升了响应速度,还优化了业务流程,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加注服务。
作为清洁高效的船用燃料,LNG在推动航运业低碳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际海事组织碳排放新规的收紧,LNG已成为国际航运业的首选低碳燃料。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作为国际LNG加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持续拓展保税LNG加注网络,实现了全天候、多场景的清洁能源供给。
自2020年8月30日宁波成为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扩展区域以来,宁波片区抢抓绿色能源发展机遇,加速建设国际LNG加注中心。五年来,穿山、梅山等多港区的保税LNG加注业务蓬勃发展,今年以来加注量已突破7万吨,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宁波海关在支持宁波片区打造全球LNG加注中心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除了此次推出的“先供后报”模式外,还包括“一次返装、港内连续加注”、并联申报等创新举措。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LNG加注的时效性,进一步增强了宁波片区港航服务的竞争力。
宁波海关所属北仑海关驻甬城办查检二科科长刘爽表示,未来宁波海关将继续深化与宁波片区的合作,推出更多创新举措,支持国际LNG加注中心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