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钢铁业:创新驱动,锻造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间:2025-08-28 12:48:28 来源:世界金属导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全球经济向绿色复苏迈进及产业链深刻变革之际,中国钢铁行业正积极探索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近期,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与首届中国国际钢铁周在上海隆重举行,围绕“科技引领,塑造未来新貌”的主题,深入探讨了钢铁行业在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中的创新实践及战略蓝图。

在追求高端化的道路上,中国钢铁行业近年来投入巨大。据数据显示,近十年间,行业累计投资超过1.2万亿元用于产能置换,即采用全新产能替代老旧产能,涉及近3亿吨产能的升级,并斥资逾万亿元用于研发,力推产品向高端领域迈进。首钢集团展出的“蝉翼钢”冬奥会明信片,其厚度仅为0.06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成为技术突破的象征。首钢京唐公司不仅建设了全球首条具备灵活生产模式的第三代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实现了从钢水到钢卷仅需25分钟的高效生产,而且产品厚度可达0.7毫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同样,鞍钢集团上半年成功轧制热成形车轮钢,该材料制成的车轮强度是铝合金轮的6倍,重量与尺寸精度相当,但综合成本仅为铝合金轮的70%,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发布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与品牌建设,旨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单项冠军企业。

智能化转型正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新常态。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与钢铁制造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向数智化方向加速迈进。河钢数字自主研发的碳中和数字化平台,通过“能碳+AI”核心驱动力,实现了数字化技术与绿色低碳制造流程的深度融合,为钢铁企业提供了全面的碳管理解决方案。某企业通过该平台实现了510万条碳数据的智能采集,自动化采集覆盖率超过75%,并生成了60余款碳相关报告,效率提升显著。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则启动了“2526”工程,推动DeepSeek本地化应用,搭建钢铁行业模型化运行平台,旨在用AI技术重新定义钢铁生产。中国宝武董事长胡望明表示,智能化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公司正加速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化应用,旨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标志性突破。

绿色化转型同样是中国钢铁行业的重要方向。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行业通过超低排放改造、低碳技术研发及数字化赋能,构建了覆盖生产全链条的绿色制造体系。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完成5.98亿吨钢铁产能的超低排放改造公示,预计年底将覆盖80%的产能,行业为此投入超过3000亿元。中国低碳排放钢评价标准已获得国际专业组织的广泛认可,展示了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领导地位。

中国中冶以氢冶金为突破口,推出了围绕氢能源的“制-储-荷-用”一体化产业链解决方案,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中国钢研则在电炉高效低成本冶炼、绿色智能化生产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推动了我国电炉炼钢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中国钢铁企业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向世界展示了从“制造”向“智造”跨越的雄心壮志。

与会专家指出,这场由创新驱动的转型不仅关乎钢铁行业的未来,更为全球工业低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科技赋能的新征程上,中国钢铁行业正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同行携手共进,共同塑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