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为了激活消费市场,纷纷推出了消费券政策。从湖北的“惠购湖北”零售餐饮补贴,到成都世运会期间的餐饮福利,再到海南“购在海南”消费券的热潮,据统计,超过20个省份在7、8月间相继实施了消费刺激措施。
这股消费券的发放浪潮,不仅覆盖了人们的日常餐饮消费,也悄然影响了白酒市场。作为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白酒在各类聚餐、宴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消费券与这些消费场景相遇,白酒行业能否借此机会走出寒冬,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内陆,消费券的发放范围越来越广,规模也越来越大。部分城市单次发放金额高达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且发放频率不断增加,以保持对消费市场的持续拉动。消费券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线下实体门店消费券,也有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线上电商平台消费券。
在广东省,为释放文旅消费潜力,省文化和旅游厅计划自9月12日起启动“金秋文旅消费季”活动,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发放文旅消费券。而在绍兴越城区,民政局更是创新推出了“结婚消费券”,并征集有意向的本地商户参与。
在餐饮领域,消费券的使用显著促进了白酒的消费。无论是朋友聚餐、家庭聚会还是商务宴请,白酒都是餐桌上的常见饮品。消费券的发放降低了消费者的整体用餐成本,从而间接刺激了白酒在餐饮场景中的销量。例如,上海静安区的餐饮消费券曾一度带动区域消费增长4.5倍以上。
在零售渠道,消费券同样对白酒销量产生了积极影响。一些超市、便利店在消费券的带动下,白酒销量明显提升。尤其是在节日期间,消费者购买白酒用于送礼或自饮的需求增加,消费券进一步激发了这部分潜在需求。
然而,消费券对白酒消费的刺激作用并非没有限制。多数地区在发放消费券时,并未将白酒列为重点补贴品类,导致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能够享受到的直接优惠有限。消费券的使用规则往往较为复杂,对使用场景、消费金额、商品品类等都有严格限制,这也限制了白酒消费券的使用范围。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白酒行业依然对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充满期待。在消费券的密集发放和政策利好的双重刺激下,白酒企业业绩有望迎来改善。然而,行业的复苏之路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企业在利用消费券进行促销活动时,充分考量短期销量增长与长期价格稳定之间的平衡,避免因过度追求短期销量而损害品牌长期价值和价格体系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