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的浪潮推动下,液冷技术正逐渐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成为继光模块、PCB之后的又一AI细分领域热点。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液冷市场规模已达184亿元,预计到2029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约1300亿元,五年内增长超过七倍。
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与多位液冷行业专家的交流中了解到,液冷市场的快速增长背后,是AI算力需求的爆发性增长。这一增长导致芯片功耗大幅提升,突破了传统风冷技术的散热极限,液冷技术因此成为高功率芯片散热的关键选择。据业内领军企业预测,冷板式液冷将成为市场主流,到2030年,国内液冷技术的渗透率预计将至少达到30%至40%。
算力的发展势头强劲。根据《2025算力发展报告》,截至2024年底,全球通算规模达到628 EFLOPS,智算规模更是高达5693 EFLOPS。而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已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算规模达788 EFLOPS。IDC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智算的发展速度超出了预期,2024年智算规模同比增长74.1%,远超同期通算的20.6%增长率。
液冷市场的爆发与智算、超算产业的快速发展紧密相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李洁在算力大会上透露,液冷市场规模在2024年实现了66.1%的增长,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300亿元。液冷技术的需求增长,主要源于服务器芯片功耗的大幅提升,以及国家政策对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要求。
业内专家指出,过去五年中,服务器芯片的功耗和发热量大幅增加,以英伟达GB200系统为例,其功耗已达到2700W,远超风冷技术的散热能力。国家政策要求数据中心的PUE指标降至1.25以下,液冷技术能显著降低冷却能耗,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因此,液冷技术成为数据中心冷却的必然选择。
目前,市场上的液冷方案主要包括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和喷淋式液冷。其中,冷板式液冷因技术相对成熟,对现有服务器生态影响较小,而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据预测,未来五年,冷板式液冷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浸没式液冷则主要应用于高密度部署的特定领域。
在全球市场方面,北美在液冷技术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已率先规模化应用液冷技术。然而,整体市场应用尚未广泛普及。据统计,每年新生产的服务器中,约有10%采用液冷解决方案。预计到2030年,国内液冷渗透率将达到30%至40%,其中冷板式液冷占比约90%。
在液冷技术成为市场主流的大背景下,全球液冷龙头企业正加大力度开拓中国市场,而中国液冷企业也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曙光数创自去年起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已在东南亚交付了两个液冷项目,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
随着液冷产业标准的逐步规范和完善,特别是在冷板式液冷技术标准制定方面取得进展,未来液冷技术在设计、运维、安防等方面将形成统一标准。这将加快液冷产业生态的上下游建设,推动液冷技术的大规模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