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估基金经理的投资实力与风险控制能力时,其业绩的持续性无疑是一个核心指标。那些能在连续多年内实现正收益的基金经理,不仅能在牛市中乘风破浪,更能在熊市或市场震荡期间,通过精准的选股策略、仓位调整以及行业布局,有效避免重大损失,创造绝对收益。
近年来,A股市场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风格的轮换速度加快,特别是近三年来,小盘股逐渐崭露头角。同时,科技和红利板块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那么,在近年来,特别是2023年、2021年和2019年以来,能够持续实现正收益的基金经理究竟有多少?他们中的佼佼者又是谁?根据公募排排网的数据(截至2025年8月24日),我们可以一窥究竟。
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有业绩记录的基金经理共有3063位,其中连续实现正收益的基金经理占比达到34.93%,共有1070位。在这之中,累计收益排名前20的基金经理的上榜门槛为76.6%。东吴基金的刘元海以164.97%的收益高居榜首,他的管理规模约为64亿元,擅长科技领域投资,特别是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刘元海管理的基金通常保持高仓位,重仓股集中度高,以捕捉市场机会。
将时间范围扩大到2021年至2025年,有业绩展示的基金经理共有2123位,其中连年正收益的基金经理占比降至22.18%,共有471位。累计收益排名前20的基金经理的上榜门槛为29.6%。在这一时间段内,华宝基金的周晶表现突出,他的管理规模达到约190亿元,累计收益为150.86%,位列前5。周晶的投资策略稳健,重仓股涵盖科技、互联网等领域的龙头企业。
再将时间线拉长至2019年至2025年,有业绩展示的基金经理数量减少至1330位,其中连年正收益的基金经理占比进一步下降至19.55%,共有260位。在这一长期考验下,金元顺安基金的缪玮彬以461.69%的累计收益遥遥领先。缪玮彬拥有丰富的证券、基金从业经验,他的投资策略以“宏观驱动+大类资产轮动”为核心,坚持低估值+基本面好转的双重标准。尽管他的管理规模相对较小,但凭借出色的投资业绩,他依然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数据和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应谨慎决策,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同时,公募排排网公布的数据仅为内部研究结果,不得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