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绿茶中报亮眼,海外扩张野心勃勃,中餐全球化新路径何在?

   时间:2025-08-27 03:27:08 来源:国际金融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绿茶集团近期公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的中期业绩报告,这份报告揭示了这家“初代网红餐厅”在餐饮行业面临多重挑战时的逆势增长之路。

自2024年以来,餐饮行业步入了所谓的“hard模式”,多家企业因消费复苏不及预期、人力成本上升及行业竞争激烈而发出盈利预警。然而,绿茶集团却在这一背景下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

数据显示,绿茶集团上半年实现了22.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3.1%,期内利润达到2.34亿元,同比上涨34.1%。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利润同样为2.34亿元,增长34.0%,经调整净利润则增长了40.4%,达到2.51亿元。

绿茶集团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其门店网络的持续扩张以及经营效率的提升。截至6月底,绿茶线下餐厅数量已达到502家,覆盖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全国所有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1个二线城市和91个三线及以下城市。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绿茶餐厅在全国门店数量排名第三,收入规模排名第四。

门店数量的增加直接推动了绿茶餐厅经营收入的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餐厅经营收入从15.53亿元增长至17.58亿元。绿茶自2023年以来加速了网络扩张,特别是在华东、广东和华北三大经济中心,这些区域构成了绿茶的业绩重镇,餐厅数量占比达到65%,收入贡献更是高达68%。

尽管门店数量不断增加,但绿茶的单店盈利能力并未下降。上半年,绿茶门店日均销售额达到2万元,人均消费略有下降,从58.1元降至55.5元,但整体翻台率从3.05提升至3.1。

值得注意的是,绿茶在外卖业务上的表现尤为亮眼,成为其业绩增长的第二大曲线。上半年,外卖业务实现了5.24亿元的收入,增幅高达74.2%。这一增长使得绿茶的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餐饮经营收入占比降至76.7%,外卖业务占比提升至22.9%。

为了在外卖市场中脱颖而出,绿茶推行了“品质外卖增长策略”,通过爆款菜研发、数字化运营和“质价比”定位的组合拳,专门为外卖场景设计了一系列套餐,并通过会员系统分析消费数据,动态调整外卖菜单。

绿茶集团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截至6月底,绿茶在香港的门店数量已从5家增加至7家,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迅速扩张。进入香港市场,对于绿茶而言是天时地利的结果。随着国内餐饮市场的恢复,绿茶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逐步修复,为海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绿茶在香港市场的成功并非偶然。公司选择了铜锣湾作为全球顶级商圈之一开设首店,这一选址不仅具备战略意义,还最大程度地吸引了媒体、投资人和消费者的目光。为了适应香港市场,绿茶优化了门店设计,采用江南意象融入空间美学,同时邀请米其林星厨联合研发本地化菜单,使得香港菜单与内地重合率不到50%。

在定价策略上,绿茶采用了“相对性价比”策略,人均消费较本地同类餐饮低约30%,并通过实时销售数据与客户反馈不断试错、迭代,摸准当地人口味。这些努力使得绿茶在香港市场一炮打响,单店月均销售额超过200万港元,坪效达到内地的3-4倍。

攻下香港这个桥头堡后,绿茶决定开启更具野心的国际化征程。按照规划,绿茶将在今年内迅速扩张至东南亚市场,包括新加坡、泰国等地。预计全年海外门店数量将达到15家,远超此前计划的进度。这一速度使得绿茶有望提前完成2024-2027年开设30家海外餐厅的目标。

为了支持海外扩张,绿茶苦练供应链体系和人才战略基本功。在供应链上,绿茶采用了“灵活性优先”原则,根据食材特性调整供应结构,既保障了核心产品品质稳定,又降低了对单一供应渠道的依赖。在人才战略上,绿茶通过核心团队输出品牌运营经验、本地餐饮人才提供市场落地支持以及具备国际化视野的跨界人才负责模式创新,有效破解了海外人才壁垒。

绿茶的出海之路不仅是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更是为了探索中式餐饮全球化的新路径。公司不满足于在海外唐人街开店,而是试图通过文化赋能、运营本地化和组织搭建,真正打入主流市场。这一道路虽然艰难,但有望重新定义“中式餐饮全球化”的内涵。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