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钢铁产量称霸全球,赚钱能力为何却远不及日企?

   时间:2025-08-27 01:14:46 来源:西窗夜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钢铁产业的浩瀚星空中,中国以其耀眼的产量数据占据了世界之巅。2024年,中国的粗钢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0.05亿吨,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中国钢铁业的庞大规模,更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

在这份辉煌的成绩单上,中国钢铁企业的身影尤为突出。在全球产量前十的榜单中,中国钢铁企业占据了六席,这份实力足以令世界瞩目。然而,产量的辉煌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在盈利能力上,中国钢铁企业与日本同行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以净利润为例,中国最盈利的四家上市钢铁企业——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在2024年的净利润总和,竟然不及日本制铁一家企业。这一对比,无疑让人震惊。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的钢铁企业在利润上竟被日本一家企业所超越,这种反差确实令人深思。

日本制铁的成功并非偶然。尽管在2018年曾陷入巨亏的困境,但短短几年内便实现了华丽转身。不仅扭亏为盈,还斥巨资收购了美国钢铁企业。2024年,日本制铁的粗钢产量仅为3964万吨,远不及中国宝武的1.3亿吨,但其利润却遥遥领先。这背后的秘诀,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成本控制是日本制铁的一大法宝。在炼钢成本中,铁矿石占据了40%至50%的比重。日本制铁通过与力拓、淡水河谷等矿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了低价铁矿石的稳定供应,从而有效降低了成本。相比之下,中国钢铁企业则高度依赖铁矿石进口。2024年,中国进口了12.37亿吨铁矿砂,国际矿价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尽管中国在西非西芒杜铁矿有所投资,但资源自给率仍有待提高,短期内难以摆脱对进口的依赖。

在产品结构上,日本制铁同样展现出了高超的策略。他们专注于高附加值的特殊钢生产,避免了与普通钢产品的低利润竞争。2020年,日本制铁的特殊钢占比已超过20%,其中高端产品如“手撕钢”更是一吨难求,利润惊人。相比之下,中国同期的特殊钢占比仅为12.31%,大部分产能集中在利润率较低的普通钢材上。虽然2024年中国出口了1.107亿吨钢材,但“量增价跌”的现象明显,一吨钢材的售价仅为755.4美元,利润空间有限。

面对这一现状,中国钢铁企业并未坐以待毙。宝武、太钢、鞍钢等企业纷纷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高端钢材产品。同时,国家也在积极推动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然而,要实现从“大而不强”到“又大又强”的转变,中国钢铁企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全球钢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产量固然重要,但利润空间才是衡量企业实力的关键。中国钢铁企业必须向日本制铁学习,优化成本控制、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从“产量大户”向“赚钱高手”的华丽转身。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