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林证券交出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答卷,展现出了中小券商中罕见的业绩高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华林证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到8.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实现了大幅提升,达到3.36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172.72%。尤为第二季度该公司的营业收入环比增长超过57%,净利润环比增长更是超过了22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达到了4.87%,同比上升了2.93个百分点。
深入分析华林证券的业绩构成,不难发现,经纪、自营和信用业务是其收入的三大支柱,且这些业务在上半年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具体来看,经纪业务净收入为3.28亿元,同比增长51.80%,占总营收的39.33%;自营业务收入为2.22亿元,同比增长34.98%,占比26.65%;利息净收入为1.94亿元,同比增长12.09%,占比23.25%。
投行业务虽然收入规模相对较小,但也实现了65.71%的同比增长。然而,资管业务却出现了下滑,净收入为0.07亿元,同比下滑45.44%。华林证券对此解释称,主要是因为产品规模同比下降,导致管理费收入减少。
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华林证券的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34.92%。其中,线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的增长更是超过了47%。公司权益基金销售额和保有量也分别实现了113.75%和24.20%的同比增长。华林证券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以及公司深化科技金融转型战略的有效实施。
自营业务的快速增长也是华林证券上半年业绩的一大亮点。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A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公司权益类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上升。具体来看,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0.22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亏损1.61亿元。
在投行业务方面,华林证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等业务的净收入变动。而在信用业务方面,截至6月末,公司的融资余额达到了46.36亿元。
华林证券在上半年还持续深化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和应用。公司以“打造新一代年轻化的科技金融公司”为长远发展战略锚点,将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作为核心发展主线。通过科技赋能,公司实现了核心业务的全面升级,服务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华林证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抓手,持续完善用户投资决策、交易操作、资产配置等全链条需求。公司围绕智能投研、量化交易等场景逐步形成核心专利,推动全链路数字化升级。同时,公司还借助大数据分析引擎构建的客户分层模型,通过实时捕捉用户多维画像与动态需求意图,实现了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有效延长了客户生命周期,提升了客户黏性。
在自营业务方面,华林证券秉持“精品”投资策略,通过自研的金融大模型进一步准确把握行业景气度与个股估值情况。公司借助量化数据分析工具精准把握择时与做市交易机会,紧跟投资交易趋势。在债券市场震荡行情下,公司依托先进科技平台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系统化捕捉交易机会,债券定价及销售能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