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利,作为公用事业领域的标杆企业,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该公司核心业务涵盖发电与供电两大板块,截至报告发布前一天,其股价定格在6.8元,总市值约为130.03亿元。
然而,这份中期报告却透露出三峡水利在2025年上半年遭遇了经营上的挑战。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1%。更为显著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0.4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9.07%,这一数字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深入分析盈利质量,三峡水利的多项关键指标均呈现出下滑趋势。具体而言,公司的净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4.18%骤降至0.71%,降幅高达3.47个百分点;毛利率也从11.86%下滑至10.56%,减少了1.3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43,同比下跌了1.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的变动无疑反映了公司在盈利方面的严峻形势。
在运营稳健性方面,三峡水利同样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增加至17.36天,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增长了6.37%,这显示出公司在存货管理上的效率有所下降。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较去年同期减少了0.95亿元,同比降幅明显。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上半年攀升至55.74%,同比增长了3.0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公司的负债水平正在上升。
机构持股情况的变化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持有三峡水利股票的机构数量已锐减至10家,与2024年同期的77家相比,减少了67家之多。这一数据无疑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三峡水利的信心正在逐渐减弱。
回顾三峡水利的历史表现,其市值曾在2022年1月5日达到巅峰,总市值高达247.81亿元。然而,时至今日,公司的市值已缩水至130.03亿元。若要重返历史巅峰,公司的股价需要实现90.59%的涨幅。然而,在当前盈利能力下滑和机构持股减少的双重压力下,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充满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