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上,那些画面精美、引人入胜的爆款视频,背后竟有AI的身影。然而,对于创作者而言,AI在视频制作上的挑战远不止于画面呈现。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便是对白的处理,尤其是自然流畅的中文对白。
想象一下,你可以轻松让AI生成一幅“唯美雨景”,但要创作一段情节丰富、对话自然的“雨中分手戏”,且对白需是地道的中文,这便成了棘手之事。AI生成的视频,要么全程“哑剧”,需要创作者后期对口型、配音;要么虽然角色开口,但语音语调生硬,充满了“人机感”和“翻译腔”,让人瞬间出戏。
这便是当前AI视频生成的一大难题:如何完美处理包含复杂情绪的中文对白。能否攻克这一难题,直接关系到AI视频能否从娱乐消遣的“玩具”,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工具。
近日,百度发布的蒸汽机(MuseSteamer)视频模型2.0,似乎正是针对这一痛点而来。其最大的亮点,是全球首个中文音视频一体化生成技术。该技术声称是在“中文语料”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能够一步到位地生成音画同步、口型精准、情感自然的中文对话视频。
为了验证这一技术的真实性,我特意绕开了官方的精选案例,设计了几个贴近普通人日常创作需求的场景,亲自体验了一番。体验地址:https://huixiang.baidu.com/
百度蒸汽机2.0提供了四款生成模型,均能从一张图生成视频。我选择了有声版,尝试生成了一段5秒的视频。我上传了一张马斯克和奥特曼的合照,并配上提示词:两人针锋相对,左边的人先说“你做的AI毫无底线”,右边的人回应“你的营销才是没有底线”。结果令人惊喜,静态照片中的人物被自然地驱动起来,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流畅自然,与上传的图片保持一致。更关键的是对话部分,中文口型同步做得相当出色,嘴唇的开合与台词发音匹配度高,没有明显的延迟或错位。
接下来,我又尝试了一段更复杂的场景。一张浪浪山小妖怪的首帧图,配合提示词和台词,生成了一段野猪小妖和熊教头的对话。视频中的角色动作流畅,对话自然,尤其是中文语音的细节还原度很高,真正做到了中文语境的深度适配。
百度蒸汽机2.0不仅在中文对话上表现出色,还具备电影级的画质和大师级的复杂运镜能力。我测试了从书本特写拉至窗外雨景的转场镜头,结果令人满意。整个运镜过程流畅自然,没有出现镜头乱晃或指令理解错误的问题,说明它对摄影术语的理解非常到位。
百度蒸汽机2.0的定位清晰而务实,它以“中文对话”为核心突破口,将AI视频从一个有趣的“玩具”转变为了可以交付成片的“工具”。这一转变已经在真实的创作和商业领域得到了验证。好莱坞级视效指导姚骐利用百度蒸汽机创作了一支高品质科幻短片,其中包含40多个宏大复杂的特效镜头,每个镜头生成3次,总计生成了120多个片段素材,累计仅花费了330.6元。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AI视频生成技术的潜力和价值。
在品牌营销场景,AI视频生成技术也打破了常规的视频制作流程。伊利倍畅利用蒸汽机制作了一款羊奶粉的宣传片,将实拍难以完成的奇幻场景通过风格化的AI渲染来实现,不仅缩短了制作周期,还流畅融入了品牌卖点,表达了品牌理念。
百度蒸汽机就像一把专注于敲钉子的锤子,虽然功能单一,但在“敲钉子”这件事上做到了极致。它让曾经昂贵且属于少数人的导演梦,变得触手可及。现在,我们不缺好的工具,缺的是新鲜的创意和尝试的勇气。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孕育出与众不同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