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股市迎来了一波显著的市场热潮,多项历史记录被纷纷刷新。8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沪指)最高攀升至3741.29点,这一数值是自2015年8月20日以来的十年新高。与此同时,深圳成分指数上升1.73%,创业板指数涨幅达到2.84%,北交所50指数更是大涨6.79%,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科创板50指数也表现不俗,上涨了2.14%。尤为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了100万亿元大关。
在沪深两市,全天的成交额达到了惊人的2.76万亿元,与上一个交易日相比,增加了5196亿元,这一数值也刷新了年内的新纪录。市场的活跃不仅体现在指数和成交额上,更反映在券商们的积极行动中。
随着行情的涌动,各大券商纷纷加大了宣传力度。去年9月,券商们就曾掀起过一轮“拉新”热潮,而今,他们再次在社交媒体上开启了“7x24”无间断的开户宣传活动。例如,西部证券在其庆祝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的海报上,加入了“7x24小时扫码开户”的字样进行传播;东吴证券等则打出了“开户选东吴证券”的口号,业务人员配合文案“一分钟轻松找回账户及密码”,以此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不仅如此,中信建投、东方财富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等头部金融机构也通过密集的研究报告发布和实时行情直播,来抢占投资者的注意力。一家头部券商的客户经理表示:“行情好转后,我们营业部的节奏明显加快。比如视频更新频率,以前一个月能更新一条就不错了,现在要求这两个月内每周至少发布三条。”这些视频内容多以投资者教育、市场热点为主,公司下发的市场解读、直播预告等信息也需要第一时间精准推送给客户。
另一家头部券商北京地区营业部的客户经理也透露,虽然受限于合规要求,没有大幅增加朋友圈的宣传比例,但已经通过企业微信更频繁地向投资人推送市场信息。多家券商的一线业务人员证实,近期内部对营销响应速度和内容输出频率的要求都有所提高,营业部已切换至“战时状态”。
券商的两融开户数量也在显著增加。有客户经理指出,有的营业部办理两融业务已经到了需要预约排队的程度。华北地区一家中型券商的客户经理透露,近期咨询和办理两融业务的客户也在增加,客户们主要关心如何融资、如何划转股票作为担保品以及如何还款等问题。
截至2025年8月15日,两融余额达到20626.42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2.30%,两融成交额为2478.88亿元,占A股成交额的10.90%。与以往的行情相比,本轮行情中吸引的客户质量更受一线业务人员的认可。他们表示,这次进来的客户转化率和资金沉淀意愿都更强,投资者更加谨慎但投入的资金量大,对市场“慢牛”的讨论更多,对基本面和行业逻辑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一位头部券商营业部的投资顾问指出:“这次虽然指数波动,但大盘几乎没有出现过大的回撤,客户们更愿意进行一定的配置并持有。简而言之,我认为‘聪明钱’已经入市了。”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表示,这轮行情正在从局部牛市逐步转向全面牛市,赚钱效应将更加明显。他预计这轮牛市有望持续两年以上,并建议投资者坚定信心、保持耐心,通过价值投资理念配置优质股票或基金,抓住这轮行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