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内,一场聚焦中国县域与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的盛会——“中国县域/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2025”于近日拉开帷幕。此次研讨会上,壹城经济咨询中心(壹城智库)隆重发布了其精心编纂的《中国县域发展潜力报告2025》。
该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形势下制约与推动县域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挖掘县域发展潜力的策略与方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报告首次公布了“2025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名单,这一榜单不仅展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与潜力,更为县域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报告指出,尽管县域地区在发展水平上与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居民收入等方面,但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因此,充分挖掘县域发展潜力,激发县域发展动能,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县域发展潜力,报告构建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源、经济活力、发展特色、人居环境四大维度的评价模型。这一模型涵盖了人口质量、经济动能、特色优势、生活品质等多个关键领域,旨在准确反映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外部条件。
基于上述评价模型,报告对全国1869个县域进行了综合评估,并最终形成了“2025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榜单。从榜单中可以看出,百强县域遍布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展现了县域发展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其中,既有江苏江阴、昆山等传统经济强县,也有浙江义乌、慈溪等民营经济活跃的典范,还有安徽肥西、福建福清等新兴增长极。
进一步观察发现,江苏以13个席位高居榜首,浙江、福建、山东、河南等省份也紧随其后。这些位次靠前的县域普遍具有人口稳定增长、人力资本质量高、经济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民间投资活跃、拥有特色产业或国家级试点示范以及生态环境优良等特点。这些特征不仅为县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其他县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此次报告的发布,不仅为县域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评价工具,更揭示了新时代县域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县域作为“战略后院”和“发展高地”的双重角色愈发凸显。因此,充分挖掘县域发展潜力,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推动县域经济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