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郑氏家族,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地产巨头,近期因陷入债务危机而备受瞩目。据市场传言,郑氏家族正与全球知名的私募股权巨头黑石集团洽谈一笔高达25亿美元的融资方案,该方案可能涵盖优先股、普通股投资,甚至涉及联合私有化。
这一消息迅速在市场上引发轩然大波。8月7日,新世界发展的股价在盘中剧烈波动,一度暴涨超过20%。然而,面对市场的异常波动,新世界发展迅速发表声明澄清,表示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人士就收购公司股份的要约与公司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接触。
时间回溯至两个半月前,新世界发展突然发布公告,宣布其子公司发行的四只永续债将延期支付利息,涉及金额高达34亿美元。这是新世界发展自上市以来首次遭遇债务问题,尽管永续债延期派息不会直接触发违约,但可能导致债务利率上升,并影响公司与银行的再融资谈判。
作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重量级企业,新世界发展的动向一直备受关注。此次债务危机爆发后,多方势力开始积极行动,试图为郑氏家族筹集巨额资金以解燃眉之急。然而,筹集资金的同时,郑氏家族也不得不考虑让渡部分利益。
当前,香港房地产市场仍未见回暖迹象,大部分资金持谨慎观望态度。在这种情况下,黑石集团敢于逆势出手,无疑成为了郑氏家族以及其他急需救援的房产企业巨头眼中的“救命稻草”。
事实上,黑石集团与郑氏家族之间早有渊源。早在2011年,新世界发展就从黑石集团手中购入了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95%的股权,这也标志着黑石集团首次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同年,郑裕彤正式退休,长子郑家纯接任新世界发展董事会主席,开启了二代接班的进程。
郑家纯上任后,实施了激进的扩张策略,并寻求在内地市场扩大份额。然而,郑家的接班人在时代变革中多次出现战略误判,过度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结构性风险,最终埋下了祸根。近年来,新世界发展在内地市场的投资频频受挫,导致现金流入不足,净负债率飙升。
相比之下,同为香港地产巨头的李嘉诚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他选择获利了结,腾挪资本,规避周期性风险。在过去几年中,李嘉诚家族不断套现内地资产,并将投资重心转向欧美和东南亚的公用事业与高科技行业。
尽管路线大不相同,但郑、李两家的情况都反映了一个事实:过度依赖房地产的旧时代富豪正在走向黄昏。随着房地产过度资本化成为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枷锁,即便是繁荣如香港也难以逃脱这一宿命。
而黑石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对亚太房地产市场一直颇感兴趣。近年来,黑石集团通过旗下的多个基金在亚太地区进行房地产投资,并在不同经济周期中调整投资组合以获取利润。
在中国市场,黑石集团的投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8年。尽管起初因中国楼市调控而一度持观望态度,但黑石集团很快便重返内地地产市场,并通过多个项目实现了丰厚回报。如今,黑石集团在中国的布局可能比许多人想象的还要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黑石集团内部曾经分裂出去的一个部门后来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资管公司贝莱德。贝莱德目前持有大量中国核心资产,是中国众多龙头企业的重要股东之一。
黑石集团与贝莱德虽然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都以精准抄底核心资产为核心竞争力。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的抄底行动中,两家公司都抓住了机遇并迅速发展壮大。如今,在全球经济逆周期的背景下,这两家与核心资产深度绑定的新金融机构之王无疑更值得关注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