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长乐首富贸易帝国崩塌:虚假贸易背后的上海滩风云

   时间:2025-08-18 00:31:20 来源:经济道理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福建长乐昔日首富何旗,其掌舵的均和控股曾风光无限,作为上海钢贸界的佼佼者,却最终因造假行为而崩塌。这位43岁的企业家,其创业历程与均和控股的兴衰史,成为了商界的一则警示故事。

何旗,这位来自福州长乐的企业家,早年便涉足商界,均和控股的足迹遍布多个省市,其总部设在上海,而福建则是其发迹之地。均和控股起初以钢铁贸易为主业,后逐渐涉足金融领域,实体企业布局相对较少。2019年,是何旗的荣耀时刻,上海均和与厦门均和同时跻身中国民企500强行列,他的个人财富也超过80亿元,成为长乐地区的首富。

然而,均和控股的辉煌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何旗在早期,通过代理钢厂产品,从批发钢材中赚取微薄的差价,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寻求更快速的财富增长方式。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与地方城投合作进行虚假贸易的“捷径”。通过与地方城投成立合资公司,进行钢材的买卖交易,虚增营收,不仅帮助城投解决了发债难题,也为均和带来了双倍的账面营收。

这种看似双赢的合作模式,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均和控股通过这种手段,迅速扩大了账面营收,摇身一变成为“贸易巨头”,不仅成功跻身中国民企500强,还获得了银行更高的授信额度。然而,虚假的繁荣终究难以长久。随着国家政策的收紧,对虚假贸易的打击力度加大,均和控股的泡沫逐渐破灭。

在虚假贸易的掩护下,均和控股还大肆进军金融业,参股银行、证券公司,成立商业保理公司。为了掩盖真相,何旗又发明了一种“生态”玩法,通过开发产业园等方式,让钢材有了看似合理的去处,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生态闭环”。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

2023年,国资委开始严打“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行为,均和控股的合作城投开始陆续暴雷。2024年,证监会等六部委进一步点名“虚假贸易”,出台新规要求货物流、资金流和票据流必须匹配。这一政策重拳出击,让均和控股的虚假贸易无所遁形。随着青岛产业园因无预售证销售引发大规模维权事件,均和控股的危机彻底公开化。

据统计,卷入均和控股虚假贸易的地方城投涉及17个省份,其中山东企业数量最多。这些城投公司因虚假贸易而获得了高额的债券发行额度,但最终却陷入了债务危机。何旗一手创立的“贸易帝国”,在虚假与欺骗中轰然倒塌,成为了商界的一则反面教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