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夏天,一系列围绕热门IP的浪潮席卷而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浪浪山小妖怪》动画电影的热映。这部由《中国奇谭:小妖怪的夏天》IP改编的作品,凭借其幽默风趣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寓意,迅速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电影中的小猪妖、猩猩怪等角色,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带动了相关周边产品的热销,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符号。
近年来,“IP经济”以其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的独特魅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知名IP从原本的小众圈层中脱颖而出,走向更广阔的受众群体。艾媒咨询的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动漫IP的特色化趋势愈发明显,由此衍生出的“谷子经济”等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IP,即知识产权,涵盖了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多个方面。在时代的变迁和产业的演进中,IP的概念被进一步拓展,成为自带流量且具有商业开发潜力的文化资产。从《黑神话:悟空》引发的全球热议,到《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世界动画电影榜,再到泡泡玛特旗下LABUBU系列玩具的热销,这些IP的成功无不证明了其与消费者之间强大的情感链接。
在线下消费场景,集换式卡牌运营商卡游的门店常常人头攒动,小朋友们热烈交流着各自心仪的卡牌。卡游相关负责人表示,线下消费场景能够充分展现文化地标与体验式产品的结合,为消费者带来多元的场景体验和情绪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同时,中国的二次元业态也通过实体产品的文化出海,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原创IP的文化魅力。
在IP的全链路开发过程中,一个完善的版权和价值内涵是基础,而对整体社会环境的理解和能够开发成社会媒介的故事框架同样至关重要。哔哩哔哩IP运营和授权负责人茶仙的这一观点,无疑为IP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随着“IP经济”的火热,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发力IP领域。光线传媒作为《哪吒2》的主投主控方,不仅与泡泡玛特等众多品牌开展了IP授权业务,还正在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向“IP的创造者和运营商”转型。与此同时,国内多家IP运营商也取得了较好的盈利表现,并获得了融资,甚至谋划上市。
除了商业上的成功,政策因素也为“IP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今年,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从不同角度提及支持生产或打造原创IP品牌、开发IP衍生周边产品和服务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IP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