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中,OPPO似乎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环顾四周,内部有华为、小米和vivo三大强劲对手,外部则有三星和传音虎视眈眈。这位看似稍显落后的行业巨头,能否找到突破困境的路径,引人关注。
根据2025年中国独角兽排行榜显示,OPPO的估值达到1430亿元,与上一年持平。而在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中,其估值更是高达1800亿元。尽管不同机构的估值标准有所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OPPO是名副其实的千亿级消费电子巨头。
然而,这位巨头眼下或许正为业绩担忧。今年一季度,TechInsights的统计数据显示,三星以20.4%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榜首,苹果紧随其后,小米排名第三,而OPPO则以7.7%的份额位列第四。到了二季度,全球前五的格局再次发生变化,Omdia的数据显示,三星依然稳居第一,苹果第二,小米超越OPPO成为第三,vivo和传音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OPPO则跌至第六。
在全球各个区域市场,OPPO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在中东非、拉美、欧洲、美国、巴西等多个市场,OPPO均未进入前五。在亚太、东南亚、中国大陆和印度市场,虽然OPPO进入了前五,但排名大多在第三或第四位。这样的成绩,无疑让人对其全球总排名的下滑感到并不意外。
值得注意的是,OPPO在某些市场的同比增速也呈现出下滑趋势。例如,在亚太市场,OPPO同比下跌4%;在中国大陆市场,同比下跌5%;在墨西哥市场,同比更是大跌14%;在东南亚市场,同比暴跌19%。然而,在印度市场,OPPO却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大涨24%,成为仅次于vivo的国产手机厂商。
在国内市场,OPPO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根据第三方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华为以17.2%的市场份额占据榜首,小米以微弱的劣势排名第二,vivo第三,苹果第四,而OPPO则以14.7%的份额位列第五。尽管在二季度,OPPO以30万部的微弱优势击败了小米,但与vivo和华为的出货差距仍然达到了百万部以上。
尽管OPPO在市场份额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也不必过于悲观。作为底蕴深厚的行业巨头,OPPO仍然有机会杀出重围。从销售手机的平均价格和营收来看,OPPO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表现无疑是国产手机中最优秀的。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OPPO的平均销售价格(ASP)达到274美元,超过了三星的270美元,小米的152美元,以及vivo的208美元。在营收占比上,OPPO也超过了销量排在自己前面的小米和vivo。
OPPO的成功得益于Find X8和Reno 13系列的持续热销。这两个系列的均价远高于小米和vivo的出货主打产品。这也意味着,尽管在销量上OPPO显得平庸,但在旗舰机型的销量以及整体的利润率上,OPPO反而比小米和vivo更有优势。
OPPO的系统口碑也稳居国产第一。在酷安论坛,OPPO研发的ColorOS 15系统得分最高,达到了9.1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它也得到了大V用户的高度评价。这无疑是OPPO综合研发实力行业领先的力证。
OPPO在技术创新方面同样表现出色。截至目前,OPPO全球专利申请已突破11.5万件,全球专利授权数量超过6.3万件。在PCT申请量、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美国专利授权量和欧洲专利授权量榜单上,OPPO都名列前茅。其研发与创新实力早已跻身科技公司阵营中的全球第一梯队。
近日,OPPO还宣布作为许可方加入专利许可管理公司Access Advance LLC的视频分发专利池,并将其HEVC/H.265和VVC/H.266标准必要专利纳入其中。此前,OPPO还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了全球专利许可协议,将包含5G在内的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予该集团。这些举措无疑进一步彰显了OPPO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