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人才争夺战:Meta豪掷百亿,硅谷上演高价挖角风云

   时间:2025-08-16 05:36:27 来源:投中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硅谷近期上演了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焦点集中在人工智能领域。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遭遇前OpenAI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的拒绝后,转而向穆拉蒂新创立的Thinking Machines Lab的核心团队抛出了天价聘用合同。

据悉,meta向Thinking Machines Lab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研究员安德鲁·塔洛克提供了一份六年期内最高可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的薪酬方案,包括高额奖金和股票奖励。值得注意的是,塔洛克曾是meta的员工,而Thinking Machines Lab的其他成员也收到了从数千万到数亿美元不等的长期薪酬承诺。

尽管Thinking Machines Lab尚未推出任何产品,但其在2025年发布后迅速吸引了硅谷的广泛关注。最近,该公司在Andreessen Horowitz的领投下成功完成了高达20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估值接近120亿美元。

面对挖角挑战,扎克伯格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meta已投资超过10亿美元组建“超级智能”研究部门,目标直指OpenAI及其衍生企业。meta已与100多名OpenAI员工接触,并成功聘请了其中十余人。扎克伯格还任命了曾在OpenAI工作的中国研究员赵胜佳领导meta新的超级智能团队,为其提供超过2亿美元的薪酬包。

为了应对meta的挖角攻势,OpenAI也采取了反击措施。近日,OpenAI宣布向超过1000名研究和工程人员发放高达150万美元的奖金,总开支预计将超过15亿美元。这一举措旨在稳定员工队伍,防止人才流失。

然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meta内部消息称,安德鲁·塔洛克拒绝了15亿美元的天价合同。这一消息在行业内引发了震动,也凸显了meta在挖角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尽管遭遇了连续失败,但扎克伯格并未放弃,他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为meta的资本支出分配高达7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70亿元)的预算。

在国内,AI领域的造富神话也在悄然上演。据猎头透露,现在拥有五年经验的算法工程师可以轻松获得年薪百万的工作机会,而CTO级别的顶尖人才更是能够享受到总包千万的待遇。

米拉·穆拉蒂作为Thinking Machines Lab的创始人,因其在OpenAI的卓越贡献而声名远扬。她拒绝了扎克伯格的收购报价,因为她和团队更看重独立性和长期愿景,而非短期财务收益。穆拉蒂透露,她的整个团队都拒绝了meta的提议。

尽管meta的挖角策略遭遇了挫折,但并非没有收获。24岁的马特·戴特克在帮助开发了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Molmo后,拒绝了meta的初步报价。然而,在扎克伯格亲自介入并加倍薪酬后,戴特克最终接受了这份高达2.5亿美元的四年合同,成为企业历史上最慷慨的就业协议之一。

扎克伯格对AI的重视不仅体现在人才争夺上,还体现在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上。meta预计2025年全年资本支出上限可达720亿美元,主要用于AI相关建设。他认为AI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生存之战。

然而,随着AI领域的资本支出不断增加,即使是财力雄厚的企业也面临着可持续性的挑战。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最近表示,ChatGPT应该继续“亏损运营”,以便能够投资于计算能力,推进AI模型的发展。这一立场反映了与谷歌和meta等拥有盈利业务的大公司竞争的压力。

尽管高额报酬能够吸引人才,但长期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组织文化、使命愿景等更宏观的因素。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大额挖角虽然会带来短期的人才流动压力,但也是对公司韧性和凝聚力的考验。例如,Thinking Machines Lab这样的创始团队,如果能在外界重金诱惑下保持团队稳定并取得成果,无疑将为公司品牌和文化增添光彩。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meta和OpenAI等巨头展现出了对AI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巨大投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领域的人才争夺战预计将持续升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