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百果园董事长“教育论”引热议:消费者需尊重,非教训对象

   时间:2025-08-11 00:03:04 来源:极目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段关于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余惠勇针对水果价格上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商业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另一种则是教育消费者成熟。余惠勇明确表示,百果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后者,不愿迎合消费者的喜好。

这段视频迅速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开来,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许多网友对余惠勇的观点表示不满,认为百果园似乎有些“高高在上”,甚至有人调侃称“月薪两万都吃不起百果园”。随着话题的持续发酵,“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百果园董事长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等相关议题纷纷登上了热搜榜。

对于这一现象,经济学者、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在消费者心中,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买卖关系,而“教育”一词往往带有一种上位者对下位者的俯视感。柏文喜认为,余惠勇的言论可能让消费者感到被轻视,尤其是在当下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被尊重和选择权的背景下。视频在传播过程中被二次剪辑,情绪被进一步放大,导致更多消费者对百果园产生反感。

柏文喜进一步强调,“顾客至上”是商业的铁律。在信息充分、选择多样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拥有最终的选择权。商家应该尊重消费者的需求、情绪和评价权。当然,消费者并不排斥接受科普和教育,但他们拒绝的是被以一种教训的口吻对待。因此,柏文喜认为,“教育”可以存在,但必须以服务者的姿态、用共创的语言来完成。

针对此次风波,柏文喜建议百果园采取“危机公关+产品透明”的双重修复策略。在公关层面,由董事长余惠勇亲自出面,通过口语化的视频向消费者道歉并解释原意;在产品层面,百果园可以开放果园直播、展示检测数据等,以消费者“看得见的标准”来增加透明度,从而将“教育”转化为“透明”。

最后,柏文喜还提醒所有企业高管,在社交媒体时代,任何一句内部语境的话都可能被公众无限放大并接受审判。因此,高管在发言时务必谨慎,把用户当作同桌而非下属来对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