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明星基金经理翟相栋离职,公募基金经理流失现象再引关注

   时间:2025-08-10 21:25:59 来源:大河财立方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招商基金旗下知名基金经理翟相栋近日正式离职,这一消息终于为近期围绕其去留的种种猜测画上了句号。根据公司发布的公告,翟相栋因个人原因辞去基金经理职务,并未转任公司其他岗位,且已完成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注销手续。

翟相栋的职业生涯颇具亮点。自2015年起,他先后在中信建投证券、释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为成都鸿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TMT研究员,并于2020年加入招商基金,任固定收益投资部研究员。2021年,他升任基金经理,管理首只基金招商康如时便展现出超越市场的卓越表现,期间沪深300指数跌幅近20%,而该基金却实现了正收益。

2022年4月,翟相栋接手招商优势企业基金,在其管理期间,该基金实现了高达124.59%的回报率,在同类2890只基金中排名第五,远超沪深300指数的13.29%和业绩基准的18.23%。其管理的基金不仅业绩亮眼,且风险控制得当,最高单季度回撤低于25%,成为市场追捧的“能涨抗跌”型产品。凭借出色的业绩,翟相栋赢得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双重信任,招商优势企业的管理规模一度突破百亿元大关。

然而,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市场开始流传翟相栋可能离职的消息,基金规模也在该季度末跌至81.32亿元。7月22日,招商基金发布公告,增聘陆文凯为招商优势精选基金经理,与翟相栋共同管理该基金。这一举动通常被视为基金经理即将变动的信号,果然,不到一个月后,翟相栋离职的消息便得以证实。

关于翟相栋的离职去向,市场猜测他可能转战私募领域,甚至有传言称他将与另一位离职的“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一同加入某私募机构。尽管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公募基金经理流失现象已再次引起市场关注。在公募基金行业变革的背景下,尤其是降薪等关键因素的影响下,私募基金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不少公募基金经理选择转投私募,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权。

私募基金对基金经理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薪酬激励机制更为诱人,业绩提成让基金经理有机会获得丰厚回报;二是投资自由度高,能让基金经理更充分地施展个人投资理念与策略;三是具有创业性质,有助于基金经理打造个人品牌,实现从“打工人”到掌舵者的转变。这些因素对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基金经理来说,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

今年以来,尽管主动权益型基金整体表现有所回暖,但仍无法阻挡绩优基金经理的离职潮。包括中欧基金的曹名长、工银瑞信基金的蒋华安和张宇帆、景顺长城基金的鲍无可、华商基金的周海栋、融通基金的范琨、安信基金的张翼飞等在内的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已相继离任。这些基金经理都是经历过市场考验、穿越牛熊、创造过阿尔法收益的业界精英。

基金经理的离职对基金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尤其是对于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可能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以招商基金为例,尽管其长期稳居公募基金领域的第一梯队,但近期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已滑落至第十位,面临来自其他基金公司的激烈竞争。

为了应对基金经理离职带来的挑战,基金公司正积极寻求转型之路。例如,通过让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卸任部分产品,以降低对单一基金经理的依赖;或是打造基金经理团队,以板块、策略为小组进行对外营销。然而,团队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团队成员间的投资理念差异、责任界定模糊以及磨合成本等。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