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拍卖的舞台上,锦龙股份的3500万股股权未能找到买家,最终无奈流拍。这一结果于7月8日在淘宝司法拍卖网站上公布,尽管此次拍卖吸引了5名竞买人报名参与,但在拍卖过程中,这些竞买人均未出价,导致所有股份无一成交。
此次拍卖的股份由锦龙股份的控股股东——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持有,占总股本的3.91%,在其所持股份中占比达到16.59%。拍卖自7月7日下午两点开始,持续一天,标的被细分为17个部分,旨在降低竞买门槛,其中包括16个各含200万股及孳息的标的,起拍价均为2538万元,以及1个含300万股及孳息的标的,起拍价为3807万元,整体起拍价合计高达4.44亿元。
尽管拆分标的的策略看似巧妙,却未能激发竞买人的热情。拍卖结果显示,仅有5个200万股的标的各有一人报名,但最终均无人出价,3500万股全部流拍。这一结果无疑给锦龙股份及其控股股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此次拍卖的背后,是锦龙股份与债权人中信金融资产之间的债务纠纷。由于新世纪公司未能按时偿还中信金融资产的融资债务,后者申请了强制执行,导致了此次司法拍卖。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锦龙股份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年内第二次遭遇司法拍卖。
拍卖价格或许是此次流拍的关键因素之一。据测算,此次拍卖的定价相对较高,每股价格约为12.69元,而拍卖当天锦龙股份的收盘价为12.94元/股。与此相比,今年上半年锦龙股份的另一次司法拍卖中,成交的每股成本价约为9.40元至12.20元不等,显示出此次拍卖价格对竞买人的吸引力相对有限。
面对流拍的困境,未来二次拍卖的价格调整或许将成为关键。根据规定,如果启动二次拍卖,起拍价将不低于首次的80%。市场人士认为,考虑到已有竞买人报名观望,二次拍卖在价格折让后可能会更具吸引力。
尽管面临司法拍卖的困境,但锦龙股份近期的资金状况有所改善。公司通过出售东莞证券20%的股权,成功降低了负债率,优化了财务结构。据悉,受让方已按约定支付了全部股份转让款,总计超过20亿元。这一资金注入无疑为锦龙股份提供了喘息之机,但如何彻底解决债务问题,仍是摆在锦龙股份面前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