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随着公司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大关,一跃成为河南新首富。这一财富神话的背后,是一个撅嘴小女孩Molly和难以寻觅的LABUBU等潮玩形象,在盲盒经济的推动下,创造出的惊人商业价值。
泡泡玛特的成功,不仅点燃了二级市场,也再次唤醒了风险投资者的热情。许多投资者因未能参与泡泡玛特的早期投资而感到焦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一些投资者表示,由于潮玩类项目的现金流良好,他们正积极寻找Pre-IPO项目进行布局。
科技投资人John坦言,他已经对科技类项目的宏大叙事感到疲惫,认为IP经济是当前最适合的创业模式。粉丝的“无脑氪金”行为构成了最强的商业壁垒,使得潮玩经济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消费投资人吴玮则更加兴奋,他表示,一些细分赛道的生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消费市场的复苏终于到来了。
泡泡玛特的成功并非偶然。回顾其发展历程,公司从传统的玩具零售业务起步,业绩平平。然而,在2016年,泡泡玛特敏锐地捕捉到了潮玩文化的潜力,开始转型并重金投入签下多个潮玩IP。其中,Molly与盲盒玩法的结合迅速引爆市场,成为现象级产品。2020年,泡泡玛特在香港上市,迎来了高光时刻。
尽管上市初期也经历了股价波动和调整,但泡泡玛特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强大的IP运营能力,逐渐站稳了脚跟。如今,泡泡玛特已经成为港股消费板块的“定海神针”,其用户中女性占比高达68%,18-30岁群体占75%,客单价也在逐年攀升。
泡泡玛特的财富效应也彻底激活了潮玩赛道。多家企业抢滩资本市场,形成了一波汹涌的“潮玩IPO浪潮”。52TOYS、布鲁可等企业相继冲击上市,而名创优品旗下的TOP TOY也在积极布局全球化战略,目标是未来5年覆盖全球100个国家核心商圈,开设超1000家门店。
港股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消费IPO盛宴。蜜雪冰城、老铺黄金等企业相继上市,刷新了港股纪录。这些企业的成功上市,不仅重塑了港股行业结构,更创造了惊人的财富效应,让蛰伏多年的风险投资者迎来了收获期。
然而,尽管消费投资市场看似回暖,但大部分投资者对此并不那么乐观。他们认为,消费的分化趋势明显,底层的投资逻辑也已大不相同。现在的新消费仅限于潮玩盲盒、黄金首饰、国产美护与医美、宠物经济和奶茶咖啡茶饮等少数行业,而且规模相对固定,增速放缓。因此,投资者在选择项目时需要更加谨慎。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投资者对消费投资市场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尽管潮玩类项目火热,但也仅限于少数IP。企业的打法不同,生命力也将不同,盈利能力也将天差地别。但只要项目具备强大的现金流和品牌力,就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投资标的。
全球最大消费品私募基金L Catterton在2025年完成110亿美元募资,其中67亿专门盯着“有文化底子的中型品牌”。这一消息也为中国消费投资市场带来了新的启示。在中国市场,L Catterton已经投资了美妆、宠物粮等赛道,显示出其对消费市场的信心和布局。
随着港股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行业的持续变革,投资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投资框架和逻辑。在选择项目时,除了关注项目的现金流和品牌力外,还需要关注项目的市场定位、团队实力以及未来增长潜力等因素。
在潮玩经济的推动下,泡泡玛特等企业的成功为消费投资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投资者需要紧跟市场趋势,不断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和布局,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回报。
然而,消费投资市场的复苏并非一蹴而就。投资者需要保持耐心和冷静,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投资机会和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