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融合南北特色的创新美食——“奶皮子糖葫芦”在消费市场掀起热潮,不仅线下门店排起长队,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也持续升温,更引发茶饮行业对原料创新的深度探索。
这款将内蒙古传统乳制品奶皮子与经典糖葫芦结合的创意小吃,以独特的“南北碰撞”姿态迅速走红。北京牛街某初代网红店门前,消费者排队时长超3小时;上海长宁区某店铺单串售价达98元仍供不应求;杭州上沙路炒货店的队伍甚至延伸至街角。小红书平台上,“奶皮子糖葫芦”相关笔记突破万篇,多次登顶热搜榜首,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
敏锐捕捉到流量红利的茶饮品牌迅速跟进。乐乐茶对10月中旬推出的“雪顶山楂草莓奶皮子”进行升级,添加“糖葫芦”标签后,产品搜索进店率与销量双双飙升60%,24元的定价在部分门店单日销量突破百杯。目前该产品全国缺货,品牌方透露下周将在烘焙门店推出奶皮子甜品系列。南京品牌马伍旺饮料厂同步上线“青提奶皮子糖葫芦”,内蒙古品牌牧野晨曦则计划于周三推出同名饮品,其门店的奶皮子冰淇淋与千层蛋糕早已成为爆款,单周消耗奶皮子超千张,36元的千层蛋糕日均销量达数百个。
消费端的狂热需求直接传导至供应链端。牧野晨曦创始人程晓峰透露,近期接到大量同行询问奶皮子供应商的电话,但合作工厂均处于满产状态,内蒙古全境产能告急,即便原料涨价30%-50%仍难以满足需求。乐乐茶研发总监王佳慧也表示,奶皮子原料价格近翻倍增长,采购团队正紧急拓展供货渠道。内蒙古沁丰诺工厂负责人称,当前日产能1000张已全部预订,11月订单已排至12月,价格波动剧烈且不稳定。
行业观察显示,奶皮子原料生产存在显著瓶颈。目前市场高品质产品依赖手工或半机械化工艺,日产500张已属中型工厂,千张规模即属大型企业。程晓峰指出,产能限制与热度持续性存疑,导致工厂不敢轻易扩产,这是造成全国缺货的核心原因。王佳慧分析认为,奶皮子口感中性、受众广泛,有望成为秋冬季节性原料,但其生命周期与标准化程度仍需市场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流行的奶皮子与去年热潮存在本质差异。去年以“奶皮子酸奶”为主流,其本质是牛奶发酵形成的乳脂薄膜,类似奶冻质地;今年爆火的则是内蒙古传统奶皮子,需通过8-12小时低温熬煮形成蜂窝状结构,分为需冷冻运输的湿奶皮与便于储存的干奶皮两种形态。乐乐茶新品采用内蒙干奶皮碎作为点缀,而瑞幸等品牌此前使用的多为冻冻质地原料。程晓峰测试多家工厂后发现,传统奶皮子品质参差不齐,行业尚未建立统一生产标准。
成本因素进一步限制了原料普及。内蒙传统工艺需3-3.5公斤鲜奶才能产出1斤奶皮子,耗时长且成品率低。王佳慧透露,涨价前每公斤奶皮子约200元,单杯10克用量成本即达2元,涨价后成本压力更大。这一特性使其难以应用于平价茶饮,与珍珠、芋圆等大众化小料形成鲜明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