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届进博会上,低空经济领域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多家企业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亮相,展现出这一新兴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其商业化进程也引发广泛关注。
上海时的科技在本届进博会上带来了其研发的E20 eVTOL。这款飞行器采用纯电动设计,具备垂直起降能力。就在今年10月,E20成功完成了载多人飞行试验。时的科技创始合伙人兼CMO蒋俊介绍,E20巡航速度可达320公里/小时,可搭载5名乘客和50公斤行李,目前飞行距离可达200公里。其商业化落地时间预计在2027年左右,初期将重点布局景区、郊区等场景。
蒋俊进一步阐述了E20的应用前景和价格优势。他表示,E20可应用于空中出租车、低空旅游等多个方向。以商务出行为例,从上海出发,飞往宁波仅需半小时,飞往南通只需20分钟,将极大提升出行效率。在价格方面,得益于电动化设计,乘坐成本大幅降低,预计每人每座飞行100公里的花费在300至400元之间,让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
今年7月,时的科技收获了中国eVTOL领域最大单笔订单。阿联酋企业Autocraft订购了350架E20,计划在中东及北非地区推进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多元场景的商业化落地,这无疑为E20的全球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家企业沃兰特航空也在进博会上展示了其首款复合翼构型eVTOL“天行(VE25 - 100)”。沃兰特航空联合创始人黄小飞介绍,“天行”寓意“在天空中行走”,可乘坐6人,包括1名驾驶员和5名乘客。它能够提供5分钟飞行20公里的出行体验,单座成本仅60元,这一价格预计在2027年即可实现。
“天行”定位商用客运领域,覆盖低空经济全场景应用。在景区,可开展空中观光项目;在城市内部,可实现城市空中出行;在城市之间,可充当城际快线;还可应用于航空物流和应急医疗救援等领域。黄小飞透露,沃兰特航空计划在2027年左右,在约30个城市提供空中出行服务,落地计划将分批进行,首批将率先应用于旅游场景和城际出行场景。到2029年或2030年左右,有望在全国上百个城市推广空中出行服务。
进博会期间,沃兰特航空收获颇丰,已收获95架签约订单,签约金额达23.75亿人民币,这充分显示出市场对eVTOL的强烈需求和高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