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电商平台掀起名酒价格战,53度飞天茅台500ml装价格成为市场焦点。某电商平台通过三人团购模式,将该产品补贴至1499元/瓶,接近官方指导价,而其他平台零售价普遍维持在1700-1900元区间,最新批发价则下探至1640-1690元/瓶。
白酒行业持续承压,板块表现被投资者戏称为“老登”。数据显示,该板块不仅年内收益为负,更自2021年峰值后连续四年调整。作为行业标杆,贵州茅台虽多措并举稳定市场信心,但围绕其价格走势的争议始终未平。
自10月下旬以来,53度飞天茅台批发价呈现加速下行态势。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10月23日散瓶与原箱批发价分别为1730元/瓶和1770元/瓶,至11月6日已跌至1640元/瓶和1690元/瓶。业内人士指出,电商平台通过补贴策略拉低名酒售价,客观上加剧了价格向指导价靠拢的趋势,进一步强化了市场观望情绪。
回溯2021年底,该产品市场价曾飙升至3000元附近,彼时券商甚至将贵州茅台股价目标上调至3000元/股。然而四年间价格近乎腰斩,逐步回归官方指导价。长期以来,高端白酒被视为“社交货币”,其价格波动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呈现高度正相关。随着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房地产投资缩减导致相关社交场景减少,科技、创新等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新引擎,年轻消费群体对高端白酒的社交需求明显下降。
渠道变革成为行业调整的关键变量。2021年市场价逼近3000元关口时,茅台管理层面临巨大压力。2022年“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上线,通过直销模式将平价产品直接触达消费者,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18.8亿元,占公司总收入9.31%。2023年该平台收入攀升至223.74亿元,同比增长88.29%,推动直销渠道占比显著提升。
渠道利益重构引发市场波动。2024年5月新任董事长张德芹上任后,开始重新平衡经销体系,当年“i茅台”销售收入降至200.24亿元,同比下降10.51%。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直销渠道营收748.43亿元,批发代理渠道营收957.69亿元,直销占比稳定在43.2%左右。今年前三季度,直销渠道营收555.55亿元,占比维持43%,国内经销商数量较年初净增182个。
消费场景变化对高端白酒形成直接冲击。2025年第三季度,贵州茅台营业总收入398.1亿元,同比仅增长0.35%;归母净利润192.24亿元,同比增长0.48%,增速已趋近于零。经销商利润空间受多重因素挤压,既要通过搭售其他产品变相提高进货成本,又要应对电商渠道的价格冲击,厂商与经销商共同面临市场考验。
管理层调整引发市场关注。10月28日,原董事长张德芹辞职,其任职期间推动渠道改革成效显著。同日,贵州省推荐陈华为新任董事、董事长人选,虽未正式公告,但其已以新身份公开亮相。在管理层过渡期,公司于11月4日推出两项重大举措:拟以15-30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注销,拟派发中期红利300.01亿元(含税)。
资本动作对股价形成短期支撑。11月6日公司股价高开高走,最终收涨1.06%。在当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释放积极信号,强调将综合考虑行业形势与内部规划进行产能释放,主动缓解渠道压力。专业投资机构动作显示市场分歧,知名投资者段永平公开增持,易方达、交银施罗德等公募产品二季度亦有加仓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