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近日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成为A股半导体行业首家披露该季度业绩的企业。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达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0.26亿元,净利润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分别达69.6%和13.04%。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与整机厂商及生态伙伴在重点领域的深度合作,加速了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渗透。
除海光信息外,多家半导体企业三季度业绩呈现增长态势。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7家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其中,长川科技表现尤为突出,其半导体测试设备需求旺盛,订单充足,带动销售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国泰海通证券分析指出,随着公司CIS测试机、存储测试机在2025年进入放量周期,全年净利润有望超预期。
在芯片设计领域,泰凌微、炬芯科技等5家企业均提及端侧AI市场对业绩的推动作用。泰凌微表示,其端侧AI芯片出货量超预期,海外业务扩张带动收入同比增长约30%。瑞芯微则指出,旗下RK3588芯片在汽车电子、机器视觉等领域持续渗透,推动营收和净利润快速增长。炬芯科技透露,端侧AI处理器芯片市场渗透率显著提升,相关收入实现数倍增长。
当前,大模型与生成式AI技术正加速从云端向消费终端迁移。方正证券认为,随着模型小型化技术成熟,算力、存储及连接硬件持续升级,AI终端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尽管国内厂商在AI手机、AIPC等主流端侧算力芯片领域起步较晚,但在AIoT算力、存储技术及无线连接芯片方向具备竞争优势,未来有望实现突破。
中信证券分析称,下半年至明年,消费电子旺季叠加端侧AI新品密集发布,叠加国内外大厂AI资本开支积极,将驱动电子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叠加创新升级、国产替代等利好因素,行业周期上行趋势明确,整体配置价值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