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茶饮巨头跨界入局精酿啤酒,啤酒行业“新变量”下格局生变?

   时间:2025-10-15 21:07:5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国内啤酒市场整体呈现低迷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为3521.3万千升,较上一年下降0.6%,仅相当于2013年高峰时期的70%左右。青岛啤酒、华润啤酒、重庆啤酒等头部企业,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餐饮场景中,啤酒消费的热度明显降温,曾经“一打一打”搬上餐桌的景象已难再现,即便商家推出“喝一送一”的促销活动,也难以吸引足够的客流。

在行业整体下滑的背景下,精酿啤酒赛道却逆势增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金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约为415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300亿元。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也指出,未来几年,精酿啤酒市场将继续保持显著增长,2025年有望突破千亿规模。然而,从市场渗透率来看,精酿啤酒仍处于小众阶段。以2025年1300多亿元的市场规模测算,其在整体啤酒市场中的占比仅为17.2%,渗透率不足6.3%。

制约精酿啤酒走向大众的核心因素之一是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工业啤酒几元一瓶的价格已深入人心,而精酿啤酒动辄数倍甚至十倍的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在他们看来,精酿啤酒的口味虽有所提升,但本质仍是啤酒,若价格过高,则缺乏吸引力。因此,如何降低精酿啤酒的价格,成为其能否突破小众市场的关键。

这一难题,或许将因蜜雪冰城的入局而迎来转机。近日,蜜雪冰城宣布以约2.97亿元人民币收购鲜啤福鹿家53%的股权,正式进军精酿啤酒领域。作为茶饮行业的“性价比之王”,蜜雪冰城凭借极致的低价策略,在茶饮市场稳居领先地位。其成功秘诀在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从原料种植、加工生产到仓储物流,实现全环节自主把控,从而在成本控制上占据绝对优势。这种模式,同样适用于精酿啤酒领域。

被收购的福鹿家,本身便以“高质平价”为定位。其产品线中,最贵的一款区域限定“三碗不过岗”售价为每杯(约500ml)14.9元,其余产品价格均集中在5.9元至9.9元区间。数据显示,福鹿家的人均消费仅为17.96元,显著低于其他头部品牌。加入蜜雪冰城体系后,福鹿家有望借助其供应链优势,进一步压缩成本,推动精酿啤酒价格下探。

蜜雪冰城的品牌影响力与渠道资源,或将为精酿啤酒市场带来一场“低价风暴”。若价格不再是障碍,精酿啤酒向大众消费群体的渗透速度有望加快。然而,精酿啤酒能否真正复制新茶饮的成功路径,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从消费场景来看,精酿啤酒与新茶饮存在显著差异。新茶饮已融入年轻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成为“日常刚需”,而精酿啤酒的消费频次则低得多。根据《消费者报道》的调查,超过30%的消费者每周饮用啤酒两到三次,近40%的消费者每月饮用一次。其中,80后更倾向于每天饮用,而90后、95后则更习惯每周两到三次的频率。精酿啤酒的消费往往与餐饮场景绑定,而近年来餐饮行业的低迷,直接影响了啤酒的销量。相比之下,新茶饮的消费不受餐饮场景限制,甚至在外出就餐减少时,消费量反而可能上升。

精酿啤酒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当前,入局者主要分为四类:精酿酒馆、新锐品牌、传统啤酒巨头以及商超。精酿酒馆是最早的参与者,通过提供社交、休闲、品鉴一体的消费场景,吸引了大量忠实顾客。然而,这种模式也限制了精酿啤酒的扩张速度。以头部品牌为例,泰山原浆啤酒截至2023年底在全国拥有3000家专营店,优布劳精酿酒馆突破2000家,而海伦司受门店改革影响,截至2024年末仅恢复至560家。与茶饮品牌动辄万家的规模相比,精酿酒馆的线下布局仍显不足。

传统啤酒巨头也在加速布局精酿赛道。华润啤酒、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等企业,凭借渠道、品牌和供应链优势,不断扩大产能。例如,河南本土酒企金星啤酒的中式精酿产销量截至6月初已达到1亿罐(1升装),产量10万余吨。对于从茶饮跨界而来的蜜雪冰城而言,传统啤酒巨头的实力不容小觑。蜜雪冰城的优势在于年轻化的消费群体,但若想推动精酿啤酒走向大众,仅靠年轻人显然不够。毕竟,数亿消费者的啤酒消费习惯仍倾向于工业啤酒。

精酿啤酒要真正取代工业啤酒,成为大众消费者的新选择,仍需在产品层面实现质的突破。目前市面上的精酿产品,在口味、口感和外观上,与工业啤酒相比并未形成显著优势,这导致消费者难以放弃便宜的工业啤酒,转而选择更贵的精酿。对于蜜雪冰城和其他精酿品牌而言,如何在产品创新上取得突破,将是决定其能否成功的关键。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